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宝山MAX科技园锻造“中试”长板
发布时间:2021/09/08 新闻 浏览:513
一款生物医药产品从实验室到流水线,其中有个避不开的关键步骤——“中试”。对大众而言,这个概念相当陌生。但实验产品能否走向量产,关键要看“中试”环节成功与否。
昨天,地处宝山区的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迎来新动作——MAX科技园(上海·美兰湖)项目开工,总投资15亿元,拟引入5家亿元级、数家千万元级企业。除发力总部经济外,园区还瞄准“中试”,将设立“中试”研发区、科技研发孵化区等,持续锻造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长板,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中试”平台有望让实验“不出园区”
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上海提出,“十四五”时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要达8%左右。承载这一重大目标任务的,正是一批高起点规划建设的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聚区。
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地处上海张江、江苏苏州两大生物医药集聚地之间,还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生物医药制造承载区。在“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格局下,拥有充裕产业用地空间的它被赋予新期待——承接张江研发溢出效应,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环节持续发力。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吸引并留住企业,考验的是‘软服务’能力。”园区运营方、天瑞金集团董事长张文生认为,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少,而要“锁住”企业,提供“中试”研发服务无疑是个好方法。许多创新型药企属于轻资产模式,如果自建中试线,无疑会加重经济负担。依托园区中试平台,能为企业、科研团队更好提供技术服务,畅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以生物医药领域中的材料研发为例,不少产品需要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中试”,下游企业提出需求,上游企业探索各种可能。“这就是‘产业链’式园区运营”,未来,在MAX科技园,入驻企业有望实现做实验“不出园区”。
中央除尘系统“黏住”了龙头企业
无论是产业链或是创新雨林,其核心均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重大变革关口,为抢抓机遇,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如何突破发力?
最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了本市高端产业发展情况。结果发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前端研发企业数量多。然而,无论是研发规模或是投入,与全球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较大,总体呈现“小而散”特点。
生物医药产业有其独特性,想要吸引龙头企业进驻,就要精准把握他们的诉求。MAX科技园率先建设样板区,计划邀请一家海外生物医药园区运营方作为顾问。张文生说,园区运营中,细节决定成败。此前实践中,他们曾成功引进一家龙头企业,其带动的经济产出,甚至远超“亿元楼”。双方多次沟通,最终打动对方的却是一套中央除尘系统。对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干净无尘的研发环境,是他们看重的核心要件。
因此,想要在生物医药产业中脱颖而出,重要的是找准“发力点”。园区须尽快绘制产业链分布图谱,包括资源基础、动态发展、风险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物医药细分赛道,还要精准匹配服务资源。MAX科技园未来还将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引进包括金融、法律等在内的各项“软服务”,用专业度赢得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