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宝山MAX科技园锻造“中试”长板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宝山MAX科技园锻造“中试”长板

发布时间:2021/09/08 新闻 浏览:513

一款生物医药产品从实验室到流水线,其中有个避不开的关键步骤——“中试”。对大众而言,这个概念相当陌生。但实验产品能否走向量产,关键要看“中试”环节成功与否。

昨天,地处宝山区的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迎来新动作——MAX科技园(上海·美兰湖)项目开工,总投资15亿元,拟引入5家亿元级、数家千万元级企业。除发力总部经济外,园区还瞄准“中试”,将设立“中试”研发区、科技研发孵化区等,持续锻造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长板,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中试”平台有望让实验“不出园区”

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上海提出,“十四五”时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要达8%左右。承载这一重大目标任务的,正是一批高起点规划建设的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聚区。

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地处上海张江、江苏苏州两大生物医药集聚地之间,还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生物医药制造承载区。在“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格局下,拥有充裕产业用地空间的它被赋予新期待——承接张江研发溢出效应,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环节持续发力。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吸引并留住企业,考验的是‘软服务’能力。”园区运营方、天瑞金集团董事长张文生认为,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少,而要“锁住”企业,提供“中试”研发服务无疑是个好方法。许多创新型药企属于轻资产模式,如果自建中试线,无疑会加重经济负担。依托园区中试平台,能为企业、科研团队更好提供技术服务,畅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以生物医药领域中的材料研发为例,不少产品需要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中试”,下游企业提出需求,上游企业探索各种可能。“这就是‘产业链’式园区运营”,未来,在MAX科技园,入驻企业有望实现做实验“不出园区”。

中央除尘系统“黏住”了龙头企业

无论是产业链或是创新雨林,其核心均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重大变革关口,为抢抓机遇,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如何突破发力?

最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了本市高端产业发展情况。结果发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前端研发企业数量多。然而,无论是研发规模或是投入,与全球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较大,总体呈现“小而散”特点。

生物医药产业有其独特性,想要吸引龙头企业进驻,就要精准把握他们的诉求。MAX科技园率先建设样板区,计划邀请一家海外生物医药园区运营方作为顾问。张文生说,园区运营中,细节决定成败。此前实践中,他们曾成功引进一家龙头企业,其带动的经济产出,甚至远超“亿元楼”。双方多次沟通,最终打动对方的却是一套中央除尘系统。对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干净无尘的研发环境,是他们看重的核心要件。

因此,想要在生物医药产业中脱颖而出,重要的是找准“发力点”。园区须尽快绘制产业链分布图谱,包括资源基础、动态发展、风险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物医药细分赛道,还要精准匹配服务资源。MAX科技园未来还将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引进包括金融、法律等在内的各项“软服务”,用专业度赢得好口碑。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