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他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展览上,这位海派油画大师的未完成遗作让人泪目
发布时间:2021/09/12 新闻 浏览:441
他此生就是为画画而活,画画即是生命。
历经两年磨砺,“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9月10日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全面展示了画家从艺60多年的创作生涯。
■陈钧德生前最后一幅油画《勿忘我》
展览上,陈钧德生前在油画布上绘制的最后一幅油画《勿忘我》,格外引人瞩目。画布背面这样写着:“重病之身竟能以作画慰籍支撑。何来精神?扪心自问,应是自己对艺术的一片赤诚之心!是的,我以真诚去把握生命,以艺术去燃烧生命,直至生命之火萎熄…….”
许多观众站在这画作前,不禁泪目。
从一个艺术青年成长为一代油画大师
陈钧德是当代重要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生前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钧德自画像
他早年师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樑等前辈,60多年以来对东西方艺术融合做了积极探索,其油画既带有西方表现主义特征,又凸显中国传统写意的趣味。
■1997 《永恒的诗意 》 布面油画
本次“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全面展示了画家从艺60多年的创作生涯,遴选了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到今天,每个年代的代表性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品类丰富,包括布面油画140多幅,纸本油画棒作品20多件。
■1977 《有过普希金铜像的街 》 布面油画
其中,有40多年前参加“上海十二人画展”引起轰动的《有过普希金铜像的街》;有1980年参加“刘海粟、颜文樑、关良、颜文樑四人展”的两幅原作;有从未发表过、创作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一批自画像。
■1986 《帝王之陵》 布面油画
有突破传统表现陵墓桎梏、以金属般闪亮色彩创作而当年引发极大关注的《帝王之陵》;有在全国美展获奖、被评论为“品格极高”的《日映岚光轻锁翠》;有充满蓝色梦幻调子的《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还有在上海首次露面的陈钧德巅峰之作《梦境》以及引起热议的《双人体》等等。
■2008 《 日映岚光轻锁翠》 布面油画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全场以深度新闻调查的手法发掘和呈现了陈钧德60余年勇于钻研现代主义艺术的理想、胆魄和献身精神,让观众看到一个艺术青年成长为一代油画大师的卓绝旅程。
■1999 《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 布面油画
令人兴味盎然的是,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的一幅刘海粟无标题、无落款日期的油画作品,此次被陈钧德家属提供的一幅历史照片一举“考证”出:它是当年刘海粟与陈钧德同时、同地、同题创作的《复兴公园》。
两代人创作的同题作品首次“同台展出”,述说了一段友情佳话。
作品中大量主题来自上海的城市记忆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鲍薇华说,陈钧德先生成长于上海,成就于上海,上海是他真正的家园,其作品中大量主题来自上海的城市记忆。
■1977 《复兴公园雪霁 》 布上油画
陈钧德师承于刘海粟,刘海粟曾这样评价他:弟子陈钧德,以其天赋与勤奋,艺思深邃,作品中西交融,新意屡出,独创一格,自具面目,成就实为可喜。
■1978 《上海的早晨》 布面油画
陈钧德钟爱用画笔描绘上海。在他生命的最后两、三年,当病魔愈加猖獗而导致他身体日益衰弱,他仍然坚持画画,在被医嘱可以“稍作走动”的一段时间里,他开始了“海上秋韵”系列纸本的创作。
他的儿子开车载着他和画具去达上海多处。他顽强地画着,使用油画棒,在纸本上留下了30多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情眷念。
他一生画过不少上海街景,而这次则带着惜别的意味,画了外滩、人民广场、新天地、衡山路等。
他酷爱西区的梧桐,称“它们是上海的精灵,四季变幻,美妙至极。”
■《暖冬阳光》
据陈钧德的友人回忆,有一次他谈到《海上秋韵》创作,一度哽咽,热泪盈眶。
他热爱艺术,也热爱上海,这段时期的纸本创作,是生命交响,辉煌至极。
■《春天的梧桐——愚园路街景》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谈到,陈钧德先生不仅是海派绘画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也是海派艺术高地的一座山峰。他的艺术创作、情感寄托和灵魂栖居都与上海这座城市紧密相连。他的作品,特别是那一抹抹“响亮”、鲜明、蕴藉的色彩已经成为了当代海派油画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创作
“我的生命,只为艺术燃烧!”在生命最后一刻,陈钧德仍然在创作着。
创作于2018年的油画《勿忘我》,是其身患重病后站在画架前创作的最后一幅布面大画。
当时他已体力不支,却坚持挣扎着起床,全程站着在画布前恣意挥洒。之后几天,他想起身再去画画,但在画板上挤好颜料便感力气耗尽,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回到卧室躺下。
■生前最后一幅油画《勿忘我》画作背后的字
画中的那束紫色“勿忘我”是他的学生买的,陈钧德忍着病痛折磨,拼尽全力,画得意味深长。
他在画布上,写下了“勿忘我……”从此放下了画笔。
■陈钧德的未完成遗作
和生前最后一幅油画《勿忘我》一起并置展陈的,还有他的一幅未完成遗作,上面甚至还来不及题款。
虽然斯人已逝,但站在画前,仍能从中感受到他忍着病痛折磨所传递的生命温热。画面生机勃勃,色彩格外响亮,那是他的生命在纵情歌唱。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袂主办,鲍薇华任出品人,靳文艺、丁曦林、郦韩英共同策展,尚辉担任学术顾问。
据悉,展览将举办至10月7日。
“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0日至10月7日
展览地点:刘海粟美术馆(本市延安西路16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