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今年上海将优化提升五千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 打造融入城市文化的城市家具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今年上海将优化提升五千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 打造融入城市文化的城市家具

发布时间:2022/03/02 新闻 浏览:563

3月1日报道:休憩座椅作为贴近体感、贴近生活的一件城市家具,已经成为了城市开放共享、创新包容的新注脚。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消息,2021年,全市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0多处。2022年,上海将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习惯的变迁,更多座椅也被赋以新的功能。这些年,设计时结合花坛边缘、围墙、台阶等改造,一批多功能的座椅悄然登场。带充电功能的座椅,让在外游玩的人们不用再担心手机电量。搭建顶棚的座椅,成了一个小亭子,可休憩闲坐,也能避暑遮雨。

近年来,除了市政提供的公共座椅,越来越多的商家店铺,也将自身的座椅资源拿出来与社会共享。这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风景。新华路上的咖啡店,在最外侧的台阶上放了10个稻草蒲团,简易朴素的座椅风格却意外成为了该店的一大特色,慕名而来的人们在此打卡消费。坐在蒲团上畅享饮品、畅谈人生,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

上海的座椅与所在地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比如,在中共一大会址和其纪念馆区域,4种红色文化座椅讲述着建党的传奇伟业。在松江区通波塘西岸改造了27个座椅,再现了这座老水厂的历史风貌。崇明花博会北园场馆,502万个废弃牛奶盒再生制造,成就了上海最长环保座椅。

休憩座椅认建认养也是上海城市公共座椅的一大特色。比如在静安寺街道,邀请了吕其明、曹鹏、黄豆豆、常昊等社会知名人士认捐休憩座椅,“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更是在他捐献的座椅上留下人生信条。

上海的座椅是城市家具,更是城市的一道风景,更是创意品,让坐在上面的人欣赏美景,让观景者成为美景的一部分。在寸土寸金的地区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更具创造性的座椅,设计师们可谓下足了功夫。如愚园路一家文具用品商店前的一处公共座椅,巨大醒目的木夹子造型让整个座椅更加文艺,成了店铺气质担当,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在杨浦滨江,依托钢构廊桥,简约工业风质感的座椅引人入胜。在“一江一河”滨水区,更是充满了极具美感的艺术座椅。

座椅不仅传递温度、凸显温情,承载见证了城市文明。未来,城市的公共空间,会越来越像一个共享客厅,让市民在公共座椅上,感受到家的温馨氛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