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全国首份“适老化设计标准”研究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2/09/13 新闻 浏览:394
“字太小,看不清楚。”“一不小心就按错了。”“互联网中的术语看不懂。”……任意打开一款APP,年轻人熟悉的字体大小、页面间距、符号图标,对不少老年人来说却适应困难,是他们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拦路虎”。数字化时代,老年人到底需要怎样的适老化服务?
近日,在2022蓝马甲公益行启动仪式上,一份《适老化设计与服务参考指南》引发关注。作为全国首份研究“适老化设计标准”的报告,从页面设计、图标表达、文字阐述等多方面研究入手,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爷爷奶奶们的期待页面图文听得懂、看得明
“我们反应没有年轻人那么快,只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是打开手机往往操作步骤又很复杂,老年人光是理解就很难,更不要说学会了。”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心声,他们期待的适老化功能,是“用老年人能懂的语言教我们”。
互联网语言不断迭代/术语推陈出新,老年人面对这些年轻人熟练使用的表述时,需要“翻译”回他们的常用语言。例如,操作提示词不要说“出行”,而是说“要出门”;不要说“手机充值”,要说“充话费”;不要说“倍速”,要说“播放速度”;不要说“0.75×1.0x1.5x”,而是说“慢速/常速/快速”。
不光是手机页面的操作提示词,根据调查显示,仅14.85%的老年人知道“保存”的图标样式,11.88%的老年人知道三个点的图标代表“更多”,8.91%的老年人明白“二维码”是图标的意思。除此以外,仍有6.2%的老年人对于所有列出来的手机图标“都不熟悉”。
调查结果说明,适老化教学的任务任重道远,APP界面设计也需要更贴近实物形象和生活认知。
银发族的阅读偏好
蓝色、黑体、字大、间距足
怎样的页面、设计、布局,才是真正的“适老化”?
课题组在实验中发现,比起适老化设计者提供的单一选项,老年人更倾向于拥有自己可调节字号、行距大小的功能。与此同时,在页面字体设计上,老年人认为阅读最清晰、舒服的三种字体依次是黑体、微软雅黑、楷体。
大量研究表明,由于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视觉退化,对于相近色彩的辨析力下降,因此手机页面搭配使用的色彩不宜过多,对比度应当更高。在实验中,有80%的老年人认为蓝色较清晰;有72%的老年人也偏向于绿色;还有65%的老年人则选择了红色。因此,老年人认为阅读最清晰、舒服的三种配色,依次为蓝白配色、绿白配色与红白配色。
亮码通行、网上挂号、线上办事……还有很多年轻人眼中的简单操作,是不少老年人眼里的一次次考验。受身体机能变化影响,老年人对新事物、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而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使得他们“习得性无助”,从而产生自责挫败的心理。不受接纳与不安全感的加剧,甚至会使老年人产生愤怒、焦虑、抑郁的严重负面情绪。因此,助老服务更要“靠近一些、放慢一些、重复一些、口语一些”,线下一对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蓝马甲发起人王亦菲表示,蓝马甲行动启动至今已累计走进70多个城市,4100多个社区,服务超36万人次,将继续推动数字助老教学服务,希望这份《适老化设计与服务参考指南》,能够推动行业形成“适老化设计标准”,惠及更多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