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全国首份“适老化设计标准”研究报告发布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全国首份“适老化设计标准”研究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2/09/13 新闻 浏览:394

“字太小,看不清楚。”“一不小心就按错了。”“互联网中的术语看不懂。”……任意打开一款APP,年轻人熟悉的字体大小、页面间距、符号图标,对不少老年人来说却适应困难,是他们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拦路虎”。数字化时代,老年人到底需要怎样的适老化服务?

近日,在2022蓝马甲公益行启动仪式上,一份《适老化设计与服务参考指南》引发关注。作为全国首份研究“适老化设计标准”的报告,从页面设计、图标表达、文字阐述等多方面研究入手,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爷爷奶奶们的期待页面图文听得懂、看得明

“我们反应没有年轻人那么快,只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是打开手机往往操作步骤又很复杂,老年人光是理解就很难,更不要说学会了。”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心声,他们期待的适老化功能,是“用老年人能懂的语言教我们”。

互联网语言不断迭代/术语推陈出新,老年人面对这些年轻人熟练使用的表述时,需要“翻译”回他们的常用语言。例如,操作提示词不要说“出行”,而是说“要出门”;不要说“手机充值”,要说“充话费”;不要说“倍速”,要说“播放速度”;不要说“0.75×1.0x1.5x”,而是说“慢速/常速/快速”。

不光是手机页面的操作提示词,根据调查显示,仅14.85%的老年人知道“保存”的图标样式,11.88%的老年人知道三个点的图标代表“更多”,8.91%的老年人明白“二维码”是图标的意思。除此以外,仍有6.2%的老年人对于所有列出来的手机图标“都不熟悉”。

调查结果说明,适老化教学的任务任重道远,APP界面设计也需要更贴近实物形象和生活认知。

银发族的阅读偏好

蓝色、黑体、字大、间距足

怎样的页面、设计、布局,才是真正的“适老化”?

课题组在实验中发现,比起适老化设计者提供的单一选项,老年人更倾向于拥有自己可调节字号、行距大小的功能。与此同时,在页面字体设计上,老年人认为阅读最清晰、舒服的三种字体依次是黑体、微软雅黑、楷体。

大量研究表明,由于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视觉退化,对于相近色彩的辨析力下降,因此手机页面搭配使用的色彩不宜过多,对比度应当更高。在实验中,有80%的老年人认为蓝色较清晰;有72%的老年人也偏向于绿色;还有65%的老年人则选择了红色。因此,老年人认为阅读最清晰、舒服的三种配色,依次为蓝白配色、绿白配色与红白配色。

亮码通行、网上挂号、线上办事……还有很多年轻人眼中的简单操作,是不少老年人眼里的一次次考验。受身体机能变化影响,老年人对新事物、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而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使得他们“习得性无助”,从而产生自责挫败的心理。不受接纳与不安全感的加剧,甚至会使老年人产生愤怒、焦虑、抑郁的严重负面情绪。因此,助老服务更要“靠近一些、放慢一些、重复一些、口语一些”,线下一对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蓝马甲发起人王亦菲表示,蓝马甲行动启动至今已累计走进70多个城市,4100多个社区,服务超36万人次,将继续推动数字助老教学服务,希望这份《适老化设计与服务参考指南》,能够推动行业形成“适老化设计标准”,惠及更多老年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