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2022“数字中国·全球沟通”复旦论坛举行 探讨全球沟通的有效路径
发布时间:2022/12/16 新闻 浏览:457
12月11日,由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中国·全球沟通”复旦论坛(2022)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数字中国与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开展交流。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在致辞中指出,伴随“数字中国”被纳入国家重点战略,以跨学科视野研究数字社会的问题和挑战,扎根中华大地探索数字中国的建设道路,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成为紧迫命题和重要使命。本次论坛以“数字中国·全球沟通”为主题,就是希望研究者立足数字中国的变革语境,共同探讨全球沟通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期待各位专家在论坛上分享新知,交流互鉴,助力我国以全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在欢迎辞中表示,中国知识与中国智慧应当成为支撑人类知识社会和知识体系基础性构建。对于新闻传播学而言,数字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作为当前最有活力的传播实践现场,催生了无数新问题、新命题。“我们需要重新回归到以中国作为总体社会现实的现场,基于中国问题提炼理论和方法,当以中国作为方法,重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理论话语体系。”
来自多学科的七位知名学者发表了主旨演讲。
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以“以经典新闻作品为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作品,可以作为马新观研究进一步深入的突破口,也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的切入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实践来认识,这要求研究者必须熟悉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新闻作品,深化这些经典作品研究。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程曼丽以“‘数字中国’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再构建”为题发表演讲。未来的国际传播是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传播,程曼丽认为,要通过对智能化、场景化、多样性的国际传播话语构建路径的深入把握,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再建构做好战略准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以“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源头、路径与结构”为题发表演讲。他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工作必须避免“自说自话”与“自娱自乐”倾向,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学科重点前沿,面向实践重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基础,以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为主体,融合社会系统构建与学科体系构建工作。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在“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为题的演讲中说,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学术知识体系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学徒”状态,但是一种学术体系的成熟必然要摆脱“学徒”状态而获得自我主张。中国学术只有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拒绝外在反思,获得自我主张,以特定的社会现状和历史条件为基础进行对外学习,才能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以“智能传播时代学科重构的三个重要课题”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传播革命是一种断裂式的发展和破坏式创新。以数字社会的媒介化、微粒化,体验时代的到来与元宇宙等数字文明的勃兴,我们可以通过对行为传播学、游戏与DAO(岛)媒体、认知竞争的把握来重新划定传播及学科发展的边界与框架。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赵月枝以“中国新闻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地方历史起点”为题发表演讲。她认为,以历史主体的在地实践为基石可以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条路径。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及数据科学学院讲座教授祝建华以“传播学的外依性与内恋性”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国际传播学在构建其知识体系中保持了适度、平衡与多元特征,其内引与外引分布基本均等,与社会学、政治学、商学等邻近学科相似。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在外依性与内恋性上取得了平衡。传播学研究应当进一步明确其条块归属。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五个分论坛,分别以全媒体理论与技术社会化、国际传播、计算与智能传播、媒体融合与现代传播体系与主编论坛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