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因为多元化个性化陪伴……她们给家带去了更多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0/02/21 民生 浏览:954
2月21日报道:疫情之外有温情,在浦东,邻家“妈妈”关心孩子,“小老人”挂念“大老人”……疫情让大家宅在家里,她们却让家有了更多的温度。
“邻家妈妈”高质量陪伴
浦东新区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和上海市妇联“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有关要求,将“邻家妈妈”项目作为全区妇联重点工作。
陈苗苗是浦东新区的一位“邻家妈妈”,她报名成为“邻家妈妈”的初衷简单温暖:“我曾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喜欢跟孩子相处,看到辖区里有监护缺失的孩子们,我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陈苗苗的结对儿童小J,父亲病故 母亲失联,小J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得知小J爷爷近期住院,少年每天看护老人,翻洗擦身,送菜喂饭,她就多次电话联系叮嘱少年,事无巨细。
与陈苗苗一样的还有孙荣荣。她是浦东模范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师,在朋友圈看到“邻家妈妈”招募信息时
,热心公益的她报名成为了小T的“邻家妈妈”。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邻家妈妈”,孙荣荣上门走访了解孩子的情况,3岁的小T对到访的“邻家妈妈”有些陌生,孙荣荣俯下身来与小T说:“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好不好?”眼底慈色的她轻声细语,小T不哭也不闹,乖乖地看着她。小T爱玩玩具,孙荣荣就陪她一起玩洋娃娃;小T爱听童话故事,孙荣荣给她讲《白雪公主》《丑小鸭》……温暖的陪伴让小T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后来只要孙荣荣一来,小T就会跑到“妈妈”的怀里撒娇。
目前,新区妇联已对辖区内25个街镇符合一定条件的60名困境儿童进行“一人一档”的信息采集,并选配一名热心公益、高素质、属地化的“邻家妈妈”,开展常态化的关爱服务,给予孩子们“陪伴、引领、帮扶”,不断增强困境儿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独居“高龄老人”也不寂寞
自2011年开始,在浦东新区妇联指导下,浦东家庭志愿者协会对女性独居老人开展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陪聊服务。
高桥镇的益奶奶最近一直一个人在家看书读报听新闻,客厅散步做操活筋骨。她很安心,因为几乎每天陪聊志愿者陈竹英,都会与她“隔空对话”。
作为高桥镇一名“元老级”陪聊志愿者,陈竹英已陪伴益奶奶多年。特殊时期,陈阿姨无法每日来到益奶奶身边,又担心老人的安全和健康
于是想到远程“安排”。每日上门陪伴改成每天两次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况状、饮食和睡眠情况。随着益奶奶对疫情深度的了解,她对陈阿姨的安全牵肠挂肚:“小英啊,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外面少跑跑”
陪聊志愿者大多是刚刚退休或者退休时间不长,年纪在50、60多的女性,而她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高龄独居的老年女性。
截至2019年底,服务覆盖浦东新区9个街镇,服务对象已达400多人,以“一对一”的形式给予独居老人心灵上的关怀。项目还通过各社区妇联整合资源,用项目化的活动带动区域内为老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