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每10人中至少1人存在心理问题 专家探讨人心的正确引导
发布时间:2018/10/12 民生 浏览:991
统计显示,我国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已近2亿,这意味着平均每10人中至少1人存在心理问题。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新华路街道办事处等承办的第八届“心视野·心对话”主题论坛上,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复旦大学副教授邵晓莹和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林颖探讨时代变革下如何找寻内心平静。
选择自由丰富后为何更迷茫
如何看待时代变化带来的人心变化?邵晓莹开门见山抛出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拥有了自由选择的经济基础;开放的社会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评价标准变多元了。在专家看来,时代越发展,社会给予人的选择就越自由丰富,但人也会因为无法适应而变得焦虑、浮躁、迷惘。时代变化带来的人心之变不是毒蛇猛兽,但人心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现代人为何会感觉“压力山大”?林颖列出一项图表,显示的原因主要包括预期过高、脱离实际、难以量化、没有固定模式和固定标准、无法控制。只有灵活积极地转换思维,才能智慧分辨,放下心理包袱,最终在专注自律的行动中,跨越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新华街道设立社区心理“驿站”
阎海峰认为,当下社会需要警惕文化“空心化”,过度信息化可能造就没有文化的一代。
当下,我国基层心理工作蓬勃发展,但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怎样整合资源实现最优化应用?孙时进给出建议:以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知行合一。
论坛上,首家落地在新华街道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法华驿站”揭牌。驿站整合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对接社区居民、楼宇白领等重点人群,由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志愿者等组成多学科团队,满足人群心理健康、压力应对等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