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换挡升级“五社”服务,青浦不断提升民政工作“软实力”
发布时间:2021/08/05 民生 浏览:1211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第二阶段及“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青浦民政致力于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服务五项民生服务上实现换档升级,不断提升青浦民政工作软实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从增量到增能增效,打造更高质量的社会福利
1.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全面落实“民心工程”和实事项目,打造“15分钟生活圈”,在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建立完善本区养老服务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完善以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
2.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
作为全市唯一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青浦区将通过试点,不断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形成青浦区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3.积极推动未成年保护工作机制的调整完善
今年,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由市教委调整设置在市民政局,区民政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尽快落实“六个有”(有机制、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网络、有法律工作者参与)。起草形成了青浦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工作规则和工作要点。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打造更加精准的社会救助
1.组建社区救助顾问专业队伍
建立由街镇救助骨干+社区干部+救助专业社工构成的“线下”社区救助顾问队伍。每个街镇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村、居委会设立“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点,同时,构建智能化的“线上”社区救助顾问,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APP等形式,收集汇总困难群众需求,解答困难群众政策疑惑。
2.明确社区救助顾问服务内容
为救助对象提供政策引导、资源链接、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更加详细、全面地了解政府的救助政策,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转变思想观念,发掘自身潜能,学习谋生技能,发展生计项目,消除救助依赖。
3.完善“社区救助顾问”工作机制
建立需求发现机制,依托大数据,梳理困难家庭的基本信息,梳理服务对象需求,形成服务需求清单。建立多维贫困精准评估机制,开发青浦区困难家庭精准评估系统类工具,精准识别困难家庭,精准匹配救助资源,建立资源对接机制。建立专业社会救助评估量表,匹配相应的救助服务,形成社会救助服务清单,通过开展一对一的个案服务,提供精准服务。
从一站两中心到幸福社区,打造更高水平的社区治理
1.抓实“社区云”系统建设
按照“1+2+X”的架构设想,积极推动社区云信息化平台建设,制定《青浦区“社区云”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区—街镇—村居三级工作架构,建立问题反馈制度、定期通报制度、考核制度。更新维护社区治理平台房屋、人员数据,进一步优化“社区云”系统,为村居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提供支撑。
2.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村居协助行政事务、标识标牌规范管理、用章规范管理、信息系统等准入把关机制。规范村居集中开放式办公,落实村居干部下楼集中办公要求,促进村居职能转变、公共服务延伸及干部作风转变。
3.推出幸福社区“一元购”项目
在全区20个试点社区推出“一元购”自动贩售机,主要针对全区低保家庭,以一元的价格就近购置生活必需品等,同时面对社区居民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就近出售部分商品。入驻商品以生活必需品粮油、调味品、洗护用品、饮用水等为主,并以此为参考后续调整。目前,20个试点社区已经全部安装到位。
从重登记到强监管,打造更加规范的社会组织
1.提升社会工作者和督导职业能力
依托“青浦区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和“青浦区社会工作督导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对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以及热心社区工作的志愿者开展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打造一支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2.推进监管执法工作
依法落实年度检查制度,重点治理名存实亡的社会组织,采取整改提高、注销撤销等措施,继续推进新法人代表约谈制度,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履行章程、财务制度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各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3.制定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组织财政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创新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关于加强本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委办〔2015〕17号),重点培育发展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社区专业调处类等四类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内正确有效开展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或社会公益性项目等活动,符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给予扶持补贴。
从传统服务对象拓展到“沉默的少数”,打造更有温度的社会服务
1.打造“党建+公益”服务型党建阵地
加强党建引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鼓励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依托养老服务机构、慈善超市等公益基地,聚焦老年人“数字鸿沟”等热点问题,组织红色讲师团开展智慧助老行动,设计专属化定制化培训课程,使老年人逐步融入数字化的智能社会。
2.开展 “老吾老计划”
按照市民政局“老吾老计划——家庭照护能力提升项目”试点工作要求,2021年青浦区将在夏阳街道、赵巷镇开展“老吾老计划”工作,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及服务机构,采用多种方式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提供持续性支持服务,缓解此类家庭的照护压力,并形成一定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3.培育“绝境送爱”帮扶品牌
为帮助戒毒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积极培育“绝境送爱”帮扶品牌,通过结对帮扶、同伴引导、团队活动、阳光行动、就业指导等多项举措,帮助戒毒人员打开“五扇门”,引导他们从新开始,重燃生命之光。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市民政局优秀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