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闵行一对老人当选“中国好人” 他们的故事《大爱无疆》将上演
发布时间:2019/09/05 民生 浏览:958
原标题:“艾爷爷欣奶奶的故事”搬上舞台
“毕老师,今天给您打梨子汁吃好不好?”听到保姆阿姨的询问,躺在床上的九旬老人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简短而含糊地回答:“好呃好呃。”意识到床前来了客人,老人摸着自己的头和脸,幽默地打招呼:“头发胡子全剃光,像和尚了!”
自身境遇艰难,却不吝传递温暖。这位疾病缠身、长期卧床的老人,就是前不久刚和老伴一起当选“中国好人”的毕原鸿。步入晚年,却不幸失去一对儿女,这对老人将痛苦深埋心中,把大爱给予无数困难学子,将上海的两套房子和120多万元存款全部捐出。
今天,在2019年闵行区“让困境中的花朵快乐绽放”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中,根据“中国好人”毕原鸿、毛怡夫妇慈善事迹改编的舞台剧《大爱无疆》将上演。
把小爱化为大爱
2014年,有一对老人化名“艾爷爷”“欣奶奶”,向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分会捐赠20万元,成立“闵行慈善毕明慈善基金”,资助大学生。
其实,这两位老人并不是有钱人。记者采访时,闵行慈善部门和梅陇镇为毕原鸿老人聘请的保姆阿姨坦言,毕老师挺喜欢吃鲜榨果汁,但老伴在世时,他们却舍不得买桃、梨、葡萄等水果,希望能省出更多的钱捐给社会、帮助别人。
奉献爱心的这对老人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艾爷爷”“欣奶奶”取自“爱心”谐音,本名毕原鸿、毛怡,家住闵行梅陇镇上海春城小区。
两位老人的慈善之路起于儿子的遗愿。10多年前,夫妻俩47岁的儿子毕明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之前,毕明的姐姐毕群也因病与世长辞。失去一双儿女的老人,一度痛苦不已,后来想起儿子生前的愿望,找到动力。虽然表达困难,但毕老师在反反复复的讲述中告诉记者“儿子生前想建一所爱心学校”。
为了完成儿子的慈善遗愿,老人先是卖掉市中心一套30平方米的住房,向市慈善基金会捐款40万元援建一所山区学校。这个心愿在2009年6月6日实现了,在秦岭南麓的陕西省柞水县,一座毕明爱心小学落成。每天,毛怡老奶奶都会轻轻擦拭儿子的遗像,和他说说话。与儿子照片并排摆放的,是老夫妻俩捐助学校的照片。
2014年9月,二老又做出一个决定:把自己的另一套住房也捐了,设立教育专项基金,并为这个教育专项基金“充”了第一笔20万元。他们联系公证处进行了遗嘱公证,明确在他们去世后,将房产、存款和家具等捐出,由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分会出售和拍卖。变现的慈善资金全部并入“闵行慈善毕明慈善基金”。
社会各界争相照顾老人
去年12月25日凌晨,“欣奶奶”在睡梦中去世,享年85岁。遵照老人遗愿,丧事一切从简。
退休前,毕原鸿是工商银行纪委干部,毛怡是有着37年教龄的彭浦新村第一小学一级教师,也是获过“金牌”的优秀教师。
“虽然‘欣奶奶’永远离开了,但她和老伴的故事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他们的善举,让人们看到了慈善的力量,看到好人必定有好报!”在追悼会上,一位认识两位老人的读者这样说道。
老伴的追悼会之后,毕原鸿老人立刻表示,把存在毛怡名下的100万元全部捐出,存入毕明慈善基金中,主要用于帮助考上大学本科的贫困学生支付四年大学的学费。
作为老人的慈善遗嘱执行人,如今,闵行分会办公室负责人鲍运刚隔三差五会与毕老师通电话,并定期上门看望老人,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和心中所想。一见面,躺在床上的老人就立刻认出他来,摆手打招呼:“小鲍来啦……”据透露,在老伴去世后,老人曾连着几天给鲍运刚打了八九次电话,从容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叮嘱捐赠的细节落实。
“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我还想做慈善。”如今,“欣奶奶”去世了,躺在床上的“艾爷爷”依然坚定地表达心愿。“艾爷爷”今年90岁,9年前,因为在家门口摔了一跤,老人就一直没能从床上爬起来。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分会和梅陇镇老龄委一同出资,为老人找来一位24小时服务的贴心保姆,专门照顾老人,为他擦身、做饭。他所在的小区居委书记,不管多晚,只要老人有需要,都会赶到老人家里帮忙。这一帮就是近10年。
“欣奶奶”在世时,常在人前夸奖保姆体贴、政府想得周到,感叹自己只是献出了一点点爱心,就得到了社会各界这么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