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申城打造人文行走学习链和学习圈 明年将扩展至16个区
发布时间:2018/07/05 商业 浏览:1419
今天下午,记者从“申城行走人文修身”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申城“人文行走”工作今年将从3个区扩展至11个区,到2019年,全市16个区将全面开展市民人文行走工作,陆续推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重点人文修身行走线路,并在全市打造一批人文行走学习圈,构建一批人文行走的学习链。在全市多个人文行走学习点,发放行走手册、行走地图,设置二维码。市民点开公众微信号就能做到“七个一”:找一找、扫一扫、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想一想、做一做。
据了解,“申城行走,人文修身”终身学习相关活动自2017年已经在杨浦、宝山、普陀三区率先开展试点,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其中,杨浦区推出的“三个百年”、宝山区的“行知教育线路”、普陀区的“真如寺线路”等人文行走线路,都已成为“人文行走”的热门线路。
杨浦区围绕“三个百年”打造的“一点一线一圈”路线图已初具规模。其中,国歌纪念广场、东方渔人码头、杨浦水厂、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和定海路桥“五个学习点”串联起百年工业行走路线,复旦大学学习点已启动,杨浦图书馆、绿瓦楼(旧市府楼)、江湾体育场等也将建成学习点,串联成行走圈。在普陀,宜川路街道、真如镇街道和桃浦镇等三个街镇先行先试,形成技能体验类、爱国教育类、科学普及类、艺术教育类、历史建筑类、非遗传承类等6大类52个“人文行走”学习点,有近万人参与学习。宝山以“三源”为基础设计的人文行走路线面向学生和市民进行开放式教育,其中,从淞沪铁路、吴淞炮台旧址、长江河口科技馆、淞沪抗战纪念馆、陈化成纪念馆挖掘淞沪抗战之源;从行知中学、育才旧址、行知公园、行知纪念馆探寻行知教育之源;从尊木会、奇石馆、顾村公园等感受民俗文化之源。
记者在当天会议上了解到,上海将于2018年在上海市11个区推进人文行走工作,完成“人文修身”学习点设置工作,基于市民修身线路和修身示范点的重要基础,推出一批示范性线路,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外国友人等各类群体,在人文修身学习点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到2019年,在全市16个区开展人文行走工作,推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重点修身行走线路,推动申城人文行走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不断提高人文行走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之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到2020年,进一步挖掘上海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拓展市民终身学习方式,在全市打造一批人文行走学习圈,构建一批人文行走的学习链。进一步丰富市民终身学习和修身行动的活动载体,引导市民修身律己、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为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了“申城行走人文修身”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工作办公室,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指导员、管理员、讲解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多方位,分层次推进工作开展。同时,首批聘请阮仪三、陈振民、陆建非、田兆元、马尚龙、狄菲菲等六位专家为“申城行走人文修身——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工作”特聘专家;聘请樊阳、周鹏、朱震国等三位导师“申城行走人文修身——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工作”导师。未来,上海还将从“梳理、服务、组织”等方面积极推进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