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未来已来?城市大脑技术并非新词,首次应用竟在10年前的上海
发布时间:2018/09/19 商业 浏览:1069
智慧城市是一个热门话题,而城市大脑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第二天,阿里云18日举办了“城市大脑·未来生活”主题分享论坛。
上海副市长龚道安首先发表了致辞,他表示,”未来生活包含智慧生产、智慧消费、智慧服务、智慧治理四个维度,而智慧治理离不开一颗城市大脑,城市大脑是未来城市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据悉,阿里云ET城市大脑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人工智能系统,去年11月,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对此,科技部规划司处长吴家喜在大会现场表示,ET城市大脑在探索城市形态的产业以及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治理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德国工程科学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发表主题为《人工智慧城市的规划及其未来发展》演讲。
数据资源成为城市最重要的资源,有效运用数据实现城市的科学治理和智慧决策,被称之为“城市大脑”。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现场表示第一次使用城市大脑的技术是在2008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建设上。10年的时间中科院的城市大脑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绘制13810个城市的城市树。
他认为,下一代AI技术应该是要往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群体智能关键技术、混合增强智能新构架和新技术、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八类技术发展,并应用到城市、制造、医疗、农业四个领域。
而目前,城市大脑对城市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治理城市“交通病”,城市大脑将所有人、车、道路数据都接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把庞大的数据转化为科学合理的业务模型,就此形成城市交通实时大视图,以此来完成城市交通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阿里巴巴副总裁、城市大脑人工智能负责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华先胜发表主题为《城市大脑中的大规模视觉智能》演讲。
阿里巴巴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讲述了未来的交通形态,主要是以下三点:第一,从平面到立体,目前依赖于地面的交通,未来城市空中会有在飞行的汽车,整个城市的交通会成为立体交通。第二,从有人到无人,十年后无人驾驶可能会普及。第三,智慧出行会在城市大脑中深度介入,结合个人的出行,通过城市大脑进行有效的调度,从个人最优到城市最优。
“城市大脑不仅要将数据感知到,还必须根据现在城市管理的模型,对城市发生的事情作出判断,建立城市的事件管理模型。”东方明珠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湧认为,“同时还要预测城市公共管理,知道城市在高热天气哪些地方会发生火灾。这些公共管理所有的细节,现在都希望通过城市大脑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演变,为城市的管理者提供有意义的管理建议,这也是大家进讨论未来城市大脑的目的。”
阿里巴巴副总裁、城市大脑人工智能负责人华先胜认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了大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积累了海量数据,但数据孤立且未被有效利用。他强调,城市大脑的意义在于可对城市全面、全量、实时的认知、搜索、预测和优化决策,用AI加算力挖掘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大会展区,阿里巴巴展示了ET城市大脑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和大计算来挖掘大量城市异构数据的价值,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缺陷。据了解,ET城市大脑已经应用到了杭州、苏州、衢州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