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小菜场:注入了“智慧芯” 不仅买菜还能社交
发布时间:2018/12/17 商业 浏览:1034
用上海方言说买菜这件事儿,别有一番滋味:不管是买萝卜青菜还是鸡鸭鱼肉,统统叫做“买小菜”;无论家门口的那家是大市场还是小店铺,一律都称“小菜场”。
一个“小”字,自带烟火气,可亲可近。
改革开放40年,人们口中的小菜场同样回应着历史的变迁。从马路菜场入室到室内菜场启动标准化改造,从颜值不断提升到注入科技“智慧芯”……由外及里的迭代更新,使得小小菜场成为这个时代民生发展的生动注脚。
时下,菜场的社交标签也被悄悄放大。许多新生代菜场叠加了邻里中心、烘培坊、花店等功能,为这方小小空间注入更多人际交往和情感元素。
依旧还是那个小菜场。一个“小”字,接着地气,透着生机。
3.0版小菜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1.0版小菜场摊头一个个铺开,热闹得有些嘈杂;2.0版小菜场统统进了室内,摊头也第一次有了“标准”;如今的“3.0”版小菜场什么样?这个月刚刚完成改造重新开张的虹口区吉祥菜场诠释了升级版菜场的正确打开方式。千余平方米的菜场,中央区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品类独立成区,牛羊肉、海鲜摊位在靠墙一圈依次排开。居民买好菜,还可以相约熟识的邻居直奔二楼的邻里中心,在共享厨房里切磋厨艺,进餐聊天——小菜场俨然一个网红社交场景。
用“面目一新”来形容如今的上海菜场并不为过。自2005年起,上海用十多年时间,完成了从马路菜场入室到室内菜场启动标准化改造试点,再到标准化菜市场基本实现全覆盖的转型,如今小菜场建设实现了“三级跳”——敞亮整洁的环境,不仅顾客满意,摊主们看着也舒心。
上海菜场的经营模式这些年也不断优化,从“二房东”式的摊位出租经营模式向自营或者联营联销模式转型。去年,本市完成33家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改造,菜场从“供得上”向“供得好”“供得安全放心”升级。上海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顾志君告诉记者,经过“3.0”版升级改造,菜场采取集中收银,每笔订单都有后台记录,详尽掌握价格浮动、品种变化、摊位的进出货数量;有了后台大数据,还可以根据本区域顾客的购买偏好调整菜品,实现向居民“菜篮子”精准投放。
“AI”赋能菜场智慧应用
开业已满月,在朋友圈刷屏中被称为“顶配”的长宁美天芙蓉江菜场依旧保持着热度。除了颜值高、菜品齐、价格亲民等常规配置外,最圈粉的要数人工智能(AI)赋能。菜场中专门辟出一块24小时购物区,在这里“刷手”就能付钱。整个购物流程非常简单,扫码注册、录入手脉,即可绑定生成个人专属身份,将选购的商品放上结算台,系统就能快速识别结账,消费者只需对着识别区域挥挥手,分秒间就能完成购物。
如果说“刷手付款”是最高配置,那么,通过二维码实现食品安全追溯,已成为众多菜场的标配。在蔬菜柜台,市民孔玲玲看中一把黄心芹。不着急装袋,她先掏出手机对准商品标签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屏幕上很快跳出经销企业、供应商信息,“早上4点20分从配送中心出库,7点49分抵达菜场”,商品从出库到摆上货架的整个过程一清二楚。
如今,越来越多的菜场拥有一颗“智慧芯”。寸土寸金的上海,智慧微菜场正在社区中不断普及。这种网订柜取、自助售菜的生鲜零售新业态模式,将菜市场浓缩成自动售菜点,让市民实现家门口买菜。2017年底,全市已设置1542家社区智慧微菜场,2018年又新建了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