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海关在自贸区试点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能
发布时间:2019/03/21 商业 浏览:1036
原标题: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在同一屋檐下
上海自贸区成立五年多来,在上海海关的众多改革创新制度中,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无疑是颇具含金量的一个。
“现在通过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我们企业的整体运组成本降低了10%,同时节省了一套价值80万元的设备和一套4个人的操作班子!”元初供应链公司相关负责人所提及的“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正是近年来,上海海关为支持企业发展,助力进一步提效降费,而深化改革的便利措施之一。
记者获悉,过去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货物,一部分会以保税货物状态储存,安排国内经销;一部分则通过口岸清关送到区外暂存库,直接配送销售渠道。这样一来,就必须设立两个仓库,企业对这两个仓库不得不分头管理,导致成本水涨船高。
“而采用仓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以后,企业取消了区外仓库,将原先口岸清关完毕的货物以非保税货物状态放入区内,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元初供应链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元初供应链公司通过开展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整合企业内部仓储资源,节约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转效能,公司利润增长率达30%以上。这一模式切实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不少国外企业就是看中这一点,把其在洋山保税区的仓库作为其在亚太区的配送中心。
据上海海关自贸处杨海军副处长介绍,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顺应市场运行规律,允许企业在自贸区内对保税货物、国内货物进行同库经营和集约化运作,有助于企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海关的制度创新促进了企业有效拓展业务类型,提高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目前,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基本建立,保税区域所有符合条件的物流类企业均参与试点,实现了上海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全覆盖,参与企业共计6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