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长三角首个召回直通车开通,京东、拼多多、宜家都“上车”了
发布时间:2020/09/24 商业 浏览:585

如果发现产品存在缺陷,生产者应当负责实施召回。
然而从发现缺陷、组织调查分析,到向监管部门报告召回计划,再到真正实施召回,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最快也要一个多月。
这意味着,在获悉所购产品因缺陷问题被召回前,消费者至少要与问题产品“相伴”一个月以上。如果认为产品存在缺陷的是监管部门,还要加上生产者接到监管部门通知后自我调查分析等环节的时间,耗时长的可能要半年甚至更久。
缩短消费者购买缺陷产品后的风险期,长三角首个“消费品召回直通车”9月23日正式开通,京东、拼多多、宜家、飞利浦、红星美凯龙等11家企业成为首批上海消费品召回直通企业。
“‘直通车’专门用来打破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闭门造车’的情况。”上海市质监局业务受理中心缺召部副部长顾增声表示,根据今年起施行的《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启动消费品召回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生产者自己调查分析认为消费品存在缺陷并主动召回,另一种是监管部门认为消费品存在较大缺陷,直接组织缺陷调查,并通知生产者召回。
以往,这两种途径彼此之间的沟通不多——生产者要启动召回前才向监管部门报告,而监管部门认定消费品存在缺陷后才通知生产者。这种信息不对称,拖慢了产品启动召回的速度,进而增加了不知情消费者因“等待”时间增加而产生的风险。
“直通车”开通后,监管部门如启动缺陷调查,将第一时间告知相关企业,企业可同步开展自查,同时把相关资料和记录第一时间提供给监管部门,双方的调查分析效率都有大幅的提升,进而推动缺陷产品尽快启动召回。
“监管部门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总监董黎丽表示,上海是全国最早启动消费品缺陷信息监测点建设的城市之一,许多来自社区的第一手产品缺陷风险信息,对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有很大帮助,但这些信息企业往往很难获取。
打个比方,一种水壶,虽然都贴有最高使用温度的警示标签,但在国内外却产生了不同等级的风险——国外消费者有仔细阅读标签再使用的习惯,而国内消费者较少有这方面的意识,可能在一些社区有不当使用产品导致烫伤的案例。获悉这些信息后,相关生产者就能在国内市场专门召回一批产品,放大上面的警示标签,让它更醒目。
另据透露,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在开发有关产品缺陷及风险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届时,除了监管部门和企业,消费者也可以动动手指,将产品缺陷及风险信息通过手机上传,以便监管部门及企业更高效地研判产品缺陷并启动召回程序。
“希望更多初创型企业可以成为消费品召回直通企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巡视员沈伟民表示,借助“直通车”平台,初创型企业可以获取大量产品质量标准、行业产品缺陷风险等方面的“干货”,借助监管部门的指导,他们在产品真正走向市场前,便能改掉原本无法发现的“毛病”,这对消费者安全和企业发展而言,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