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公共管网漏水惊人:一年漏掉700个西湖
发布时间:2021/03/24 商业 浏览:591
“平均每天需要抢修的明漏点都在5处左右。”这是某县城乡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管检修微信群里的记录。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公共管网漏水惊人。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而事实上,部分城镇地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仍旧在30%左右。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水量近百亿吨。这相当于700个西湖的蓄水量。
部分县城供水100吨竟漏掉30吨
“十三五”以来,我国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取得明显成效,但局部地区漏损率仍然居高不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12月31日公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总量为577.99亿立方米,漏损水量81.64亿立方米;2019年全国县城公共供水总量为105.37亿立方米,漏损水量13.73亿立方米。
有专家指出,城市、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仍需高度重视,95.37亿立方米的漏水量,大体相当于700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
国内各大城市中,不乏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很好的典型。深圳市2019年本地供水管网漏损率已下降至8.5%,西安市自来水管网漏损率降至9.21%,昆明市目前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9.93%,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不过,记者近日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4个区县实地调研发现,这几个区县的供水管网漏损率均在30%左右。
“我县供水管网自来水漏损率一度超过50%。2014年更换了全部主管及部分支管,漏损率降到了目前的30%左右,现在每年仍旧因为漏水损失水费100多万元。”武陵山区某县城乡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某说。
乌蒙山区某县2020年的供水漏损率为27%。“近几年来,每年供水总量在900万吨左右,漏损水量在240万吨左右浮动。”该县供水公司的总经理张某说。
漏损率居高难下原因:管网老化、管理粗放、设计欠佳
――管网老化且低质。在云贵高原中部某县180余公里的供水主管和支管中,投入使用逾40年的管网超过10公里。而且,不符合国标的铸铁管、水泥管、镀锌管等低质水管在地下输水管网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老水管、低质水管是漏水的重灾区。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紧张,无钱投入更新。”该县供水公司总经理王某说。
记者在武陵山区某县城乡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的水管检修微信群里看到,平均每天需要抢修的明漏点都在5处左右。“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未按照自来水公司的标准铺设、安装水管,部分管网安装工艺、材质较差,增加了漏损量。”该县自来水公司负责人杨某告诉记者。
――管理粗放。市政施工开挖、管网管理不到位等人为因素,常常导致供水管网断裂。乌蒙山区某县供水公司提供的一个视频显示,该县市政施工造成供水主管破裂,自来水喷涌数十米。“这次事故一下子产生了一个月的漏损量。”该县供水公司负责人李某说。
由于技术和人才限制,不少县级供水公司无法自行找出漏水点。“去年底,车站附近的供水管出现泄压停水,公司抢修人员找不到漏水点,只得连夜从省城找来专业技术人员,最后才找到了深埋地下近2米的脱水口。”贵州省东部某县供水公司负责人杨某说,“平时我们也会安排人巡线,但是很难找到暗漏点。不久前,聘请一家第三方测漏公司来检测,一下就找到了80多个漏点。不过,第三方测漏公司要价很高。”
――设计欠佳。城市供水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扩张步伐。武陵山区某县水务公司董事长李某告诉记者,部分供水管网分区过大,关掉一个水闸修理一个漏水点,可能造成一大片城区停水。“为了减少投诉,明明发现了漏水点,但白天只能眼睁睁看着,等到深夜用水量小的时候才关掉水闸开始维修。”他说。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管理技术含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在推进全民节约用水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好输水漏损问题。
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黄雪勇等专家建议,在推进老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各地应加大城市更新投资力度,尤其要把城市供水管网更新作为投资的重中之重进行布局。应支持贫困地区更换低质管网,使用符合国标、材质更好、强度更大、抗压更高的水管,设计建设更加合理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
贵州水投水务威宁公司总经理余谋说,涉及城市管道铺设、建设,应该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尽量减少各部门之间职能、规划冲突,避免对城市反复开挖,从而减少对供水管网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率。
不少专家还建议,“十四五”期间,城市供水管网管理要提高技术含量,用大数据、传感器等现代技术监测水量变化、寻找漏水点、优化供水水网布局、及时报警提醒。
记者在贵州省瓮安县看到,用大数据技术管理城市供水管网已经成为现实,大大降低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运用大数据建立起智慧水务管理系统之后,瓮安县城区的供水管网漏损率由此前的30%降低到了目前的10%左右。”贵州水务瓮安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