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吹响创新发展“集结号” 中国果业如何抢跑“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1/04/14 商业 浏览:434
我国是世界果业大国,果树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202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2019年水果(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种植面积1439.39万公顷,年产量为2.74亿吨。
但我国不是果业强国,果品质量和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曹永生指出,目前,我国果树产业尚存在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单位面积效益逐年下降,品种单一化,病虫危害加重,水果种业混沌,砧木育种滞后,科学研究、推广体系与生产组织方式不相适应等问题,制约了果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曹永生表示,我国农业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绿色、高效、可持续成为农业发展转型的大方向和主旋律。他提出,我国果业的转型升级之路,需要走“一新”驱动、“两优”先行、“三产”融合、“四品”提升、“五减”支撑、“六化”同步的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其中,“一新”即创新。曹永生认为,创新是引领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果业的战略支撑。目前, 我国果业创新能力还不适应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存在短板和弱项,高质量的创新型科研、管理和经营人才短缺。
“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4%,农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83%,果业研发投入强度更低,不到农业研发投入的一半,仅为我国研发投入强度的1/6,差距巨大。”曹永生说,需要大幅度提高果业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作用和支撑引领作用。
优化产业布局和优化种植结构,曹永生认为,这“两优”是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进一步优化果业布局,果业发展向优生区聚集,充分发挥产业的规模、优势、竞争力和效益,在城市郊区适当发展不耐贮鲜果和设施果树,错位发展。优化树种结构、品种结构和树形结构,适当减少和稳定柑橘、苹果、梨等主要果树的种植面积,发展小水果,充分利用野生资源、特色资源和传统老味道品种,推行果树宽行密株、矮化密植和定向栽培模式,构建级次简单、新梢控制方便的树形,推广苹果、梨高纺锤形等现代果园树形。
此外,在产业链方面要进一步延长,由一产发展到二产、三产,如开发食品、饮品、药品和饰品等二产,以及发展采摘、观光、休闲、文化和旅游等三产。“三产”融合发展,可以显著增加果业附加值。同时,还要提升果树的品种、品质、品位和品牌。“四品”提升,可以显著增强果业国际竞争力。在品种上,曹永生表示,要重点聚焦色泽、形状、大小、生育期、砧木和采后品质等重要性状,加快培育优质多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新品种,解决果业“卡脖子”问题。
此外,还需综合运用减水、减肥、减药、减人和减树的相关技术进行科技支撑,对症施治,可以显著提升果业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同步推进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工业化,将显著提高我国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何文上)
下一篇: 各地税务部门出实招 税惠“春风”暖企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