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上海电机学院“开门集智”探索思政教育实践创新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上海电机学院“开门集智”探索思政教育实践创新

发布时间:2021/11/16 教育 浏览:438

如何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近日,上海电机学院举行“开门办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高校“大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开门办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主体密切合作、多方面协同发力。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闵辉认为,要开门办思政,立足于宏大视野,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真理力量。同时也要着力于各方协同,促进校内外大小课堂融通互动,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等子系统实现有效衔接、协同发力,构建起资源力量充裕、内生动力充盈、功能作用充分的大格局,最终落实于学生成长。

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开展“大思政课”的经验和对创新实践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石书臣认为,大思政课的育人思维要有大视野,要把中国悠久历史、大事件、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有效融入“大思政课”。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涵锦则认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在于提高授课教师的“问题意识”,要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引导学生。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冬姣则分享了学校开门办思政的创新实践。她介绍,该校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组织各种各样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和“线上线下”形成统一场域,构建校内校外合力育人的格局。

当日,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