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首批临港新片区营业执照诞生背后有故事——市场监管“店小二”在线服务“不打烊”
发布时间:2019/08/22 新闻 浏览:1219
昨天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在这里,包括上海嘉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国微芯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首批13家企业获颁最新营业执照,掀开前沿产业集群化崭新一页。
临港新片区的定位对改革审批的前沿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主动问需问计,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店小二”,为临港新片区建设保驾护航。
当好“店小二”
诞生两项“特殊”服务
为临港新片区发展提供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市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了两项“特殊”服务:实现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探索试行将企业设立登记的行为性质从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实现全程“零见面办理”,以信用承诺、实名认证、自主申报为核心,推行名称、住所、经营范围自主申报,推行开办企业全程无纸化登记,切实减少企业领照跑动次数。
两项“特殊”服务,离不开政府部门深入企业问需问计的先行之举。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学军接受采访时表示,给予临港新片区绿色通道和事先登记,能大大加快企业登记速度;区域内的企业在设立过程中,不需要递交企业住所的地址,登记材料可进一步减少;通过身份认证系统,设立企业的高管、股东不需要再到现场进行身份实名认证,能大大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这些特别制度,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准入将更加便捷,更加自由。未来,这一试点经验会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服务全市”。
服务“不打烊”
为了一早能拿到营业执照
新片区挂牌的前一天,傍晚下班时间,市场监管部门却没有一个人离开。信息系统按计划准时关闭,开始发布新片区相关的程序。为了新片区登记机关挂牌时能打出执照,系统需要在一天内打通不少关节,诸如地址前缀更新、增加新片区标记、营业执照新片区字样和样式调整等。
围绕新的营业执照,市场监管部门还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有人提议说,提前一天把营业执照先准备好,挂牌当日调整下审批日期打照,准备可以充分点。但立刻有人反驳,如今自动化数据交换规则多,登记系统不仅连接着市市场监管局,还连接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汇总库、国家企业公示系统、上海市法人库、上海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池等,提前一天准备,需要调整的日期数据不少,而且新开企业会生成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申请号、内部标识,不少代码对日期敏感,“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后,大家终于找好了最佳方案:临港新片区挂牌当天零点过后,用实时系统做真实记录,确保早晨6点能拿到营业执照。昨天凌晨,信息系统重新开启,所有人投入业务办理状态,当执照从打印机里徐徐吐出后,系统自动化带来的“烦恼”早已烟消云散。
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企业想多点,再多点
积极做好新片区挂牌的配合任务,市场监管部门说,要为企业想多点、再多点。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片区要进一步体现“特”字,他们想到了机构设置需要解决新的层级关系,想到了新的登记机关需要相对独立的网络接入策略,还想到了接入“一网通办”办理业务时需要新标记的设置,“想得周到,预案充分,工作就能顺利展开”。
对于事中事后监管,市场监管部门也已准备充分。比如,对于开办企业全程“零见面办理”,后续将健全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结合“证照分离”改革,在临港新片区构建“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机制,形成事中事后的闭环监管,打造“信用监管”自贸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