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3分钟售罄!疫后首演,80元一张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准备好了
发布时间:2020/05/23 新闻 浏览:882

5月22日早上9:30,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疫后首演准时开票。两场演出分别名为《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九日》《二零二零年五月三十日》,均以80元公益票价对外发售。只用了3分钟,演出票售罄,打破文化广场纪录。同一天,剧场还进行了音响升级改造后的试听会,以及观众入场演练。一切准备就绪,文化广场等待着疫后首批观众的到来。
音响升级,提升每个座位的听觉体验
以音乐剧为定位的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对音响效果有着极高的要求。2019年,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各类演出50台286场,演出频次达到1.3天/场,全年无休。疫情中,剧场充分利用空档进行了音响工程的改善。舞台技术部经理关达豪告诉记者,这次工程主要针对主扩声音响的中央声道,让声音能量更可控,音质也得到较大改善。
中央音响试音
此外,针对1-3层观众席中较为“偏僻”的几个区域,增加了24个小尺寸延时补声喇叭,和7个流动安装的舞台前区补声喇叭,不仅可以补足不同区域的声音清晰度,同时也将加强声音的舞台定位感。
流动增加的舞台前驱补声音响
音响改造工程从2月中旬开始筹备,5月22日凌晨还在最后调试。“每个剧场的音响都需要与剧场特性匹配,反复调试。我们希望坐在剧场每个位置的观众,都能有良好的声音体验。”关达豪说。
音响改造完成后,文化广场还将进行空间改造。其中剧院二楼两侧观众休息区将改为会员体验中心,并将新增大堂衍生品销售区域和新建票房。升级改造后,将更方便观众购买衍生品,充分满足会员观演服务需求并合理优化观众购票取票动线等。
剧院全面防疫,凭“三码”入场
5月29日就将迎来疫后首批观众,为营造一个安心的观剧环境,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对人流与场馆管理皆提出更严格的执行标准,给即将到来的观众一颗定心丸。
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陆以威告诉记者,剧场恢复开放初期,每个到场的观众都需凭“三码”入场。一个是“健康码”绿码,一个是电子票,一个是“剧院现场码”。“剧院现场码”将在观演前一天向观众发送,以便观演者提前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快速入场。入场观众测温不可超过37.3℃,且必须佩戴口罩。工作人员还细心准备了口罩发放给未佩戴口罩的观众。
防疫准备,观众入场
入场后,依照间隔观演的防疫要求,剧院工作人员将加强巡视,确保观众对号入座。同时,剧院将取消演出前后的互动活动,以避免人群聚集。防疫期间,为减少人群聚集,观众入场时间将延迟至午场13:15分和晚场18:45分。
观众入场热成像测温仪
智能测距设备
在观众入口及室内易集聚区域,文化广场将设置红外热成像测温仪与智能测距设备,自动测温并根据实际观众的密集程度,及时发出语音提示,协助现场调控,加速人流分散。同时,将在剧场内外设置提示牌、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观众须知和实时空气质量报告,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此外,“广场小白”微信号将为观众提供全程无接触服务。演出期间,还有两名医务志愿者驻场提供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