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18家国有院团交出成绩单:半年演出收入1.87亿元
发布时间:2021/01/22 新闻 浏览:580
原标题:上海18家国有院团交出成绩单:半年演出收入1.87亿
2020年度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考核会今天在文艺会堂举行。考核结果显示,去年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80部, 5月份剧场重新开放后,半年演出收入达1.87亿元。请听记者曹梦雅发来的报道:

考核会上,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带来了一组数据,自去年6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启全国巡演以来,跨越24座城市、上演118场,完成了2222万的演出营收。每场开票后,平均不到10分钟即告售罄。多家上海文艺院团携海派艺术精品,成为去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助力全国舞台复苏的“第一梯队”。陈飞华说,今年的邀约仍源源不断:“《电波》2021年我们在四川的成都,会达到300场,《朱鹮》也将达到300场。继去年《电波》的春晚以后,舞剧《朱鹮》片段今年又被入选为春晚的表演,也是我们上海亮相在全国的一个品牌。”
口碑之作取得良好市场反响的同时,各院团紧扣“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吹响重大文艺创作冲锋号。一方面,各家筛选经典之作,将于今年3到4月推出“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另一方面,本市首批发布的39个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中,部分作品已与观众见面,比如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四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片段。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毛时安评价:“他们选取的作者年龄分成4个年代,在音乐织体上、和声变化都有许多新的追求,要始终关注他们创作的全过程、及时调整,争取在建党100周年献出4部能够久演不衰的音乐作品。”
此外,各院团在疫情发生以来,积极响应“艺起前行”系列主题活动,拓展线上文艺新阵地。比如上海芭蕾舞团的“口罩芭蕾”在线上直播后,传递了抗疫正能量。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华为公司看了三次直播以后非常感动,给我们起了一个10分钟的短片《梅花香自苦寒来》,在170个多国家地区,用10种语言传播,也起到了一个我觉得是民族精神。”
人才培养始终是各院团当家人关注的重点。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他们稳步推进优秀业务骨干“代表作工程”:“遴选了乐团的8位优秀的拔尖人才,让他们跟作曲结对,深度参与创作,积累能够凸显他们艺术特点的作品。把他们身上的这种无意识、碎片化的灵感转化为有意识、有规划的引领和培养。”
上海杂技团团长俞亦纲也说到,通过杂技剧《战上海》的磨练,杂技演员从过去的技巧展示者,逐渐向综合的舞台艺术表演者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项目给他们提供施展的平台。 俞亦纲:“争取在今年4月份时空之旅2能够上演。今年还要做好冰上马戏的筹备工作,因为明年是冬奥会,那么在南方做我们冰上演出,也想把它做成有品牌的一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