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坚持“实”字导向 上海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新路
发布时间:2022/06/23 新闻 浏览:458
6月22日举行的中共上海市委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甘霖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在全市布局开放1.2万个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孙甘霖介绍,上海始终坚持“实”字导向,在党内历次集中教育活动中,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在助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加速旧区改造等中心工作中,把基层党建做实做具体。
例如,上海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聚焦商务楼宇、滨江滨河等城市新空间,发挥党建引领力、穿透力,建立“楼委会”等新型治理平台;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坚持党建跟人走,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植入党建基因;重视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持续铸魂造形,努力做到系统强、全面强。始终坚持大抓基层导向,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在全市布局开放1.2万个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同时,上海建设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孙甘霖说,上海坚持把“干”的指向与“选”的风向相统一,市委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主题,专门召开了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组织部配套制定了17项细则和实施方案,比如推出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全面加强干部做好改革发展、城市建设、群众工作等的能力水平。
“再比如,制定一揽子关心关怀的具体举措,更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孙甘霖说,上海还积极创新干部管理模式,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机制,连续三年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交流任职、挂职工作,让干部在大事难事面前经受磨砺考验,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砥砺初心使命。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海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孙甘霖表示,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上海探索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全国率先试点降低外籍人才工作准入门槛、简化入境和居留手续、放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等举措,推出“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持续厚植上海人才优势。
坚持引育并举,上海为人才打造成就梦想的事业舞台,以“放权”为用人单位添动力,以“松绑”为人才增活力,集聚了一批包括诺贝尔奖等世界级奖项得主在内的顶尖科学家及团队。并且,上海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据悉,截至去年年底,上海人才资源总量达675万人,较2016年增长12%。上海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上一篇: 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引领区建设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