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生逢 1978,我的故事|卢海军:他用“工匠精神”点亮浦江两岸
发布时间:2018/11/27 民生 浏览:956
卢海军, 1972年5月出生在新疆建设兵团, 1990年7月进入上海市东供电公司市东电缆公司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电业工人,在电力电缆专业这个常人看来又苦又累的工种上奋斗了26年。
26年来,卢海军都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工人,他熟悉浦东每一处电缆,那股持之以恒的钻研劲儿更让人觉得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28年,卢海军在自己的电力岗位上默默保障这座新城不断迈向世界一流。
2005年,卢海军正在查阅资料,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
参加工作这么长时间来,我内心始终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一个电缆行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尽管工作中各种困难、各种难题层出不穷,但也为我的职业生涯增添了许多挑战。
前滩项目、世博央企总部项目、地铁M7线、世博动迁、长江隧桥、海港新城……在亲身参与到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不仅见证了上海飞速迈向世界一流城市行列,也在不断的攻坚克难中实现了自己作为一名电力工匠的成长,更庆幸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一颗匠心为社会服务。
2006年,卢海军在做电力电缆接头
记得那年为南汇的下沙变电站调换出线老电缆时,由于穿越沪南公路路面下的电缆管道埋设深、工井小、落差大,靠传统方式人工敷设电缆几乎不可能。面对工程一度陷入死结的困局,我决定与其“临阵长考”不如“退而充电”,于是回到办公桌前,向成堆的专业资料和参考书要答案。
在充分结合了施工现场的情况后,我和团队决定借鉴高空输电走廊架设线缆时常见的施工手段:以轻质的尼龙绳作为牵引线,再运用人工结合输送机的方式,由细带粗、由轻带重地牵动整条电缆在管道中运送前进,实现了在狭小的管道空间中“穿针引线”的效果,从而一举攻克了地下无走廊的难题,最终确保了工程如期保质完成。
2007年,卢海军向班员传授施工技艺
2007年,卢海军在施工现场指导工作
常年从事地下管线施工,我们电缆工就像黑暗中摸索的“鼹鼠”一样,往往对即将遇到的各种“状况”一无所知。因为非开挖管道竣工资料不精确,以及物理探测结果误差大等原因,地下管线受损事故时有发生。经常是挖着挖着,眼前就出现一根图纸上没有的管线或者其他障碍,给电缆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牵头成立攻关小组,经过反复研究实验,研制出对江河穿越工程轨迹进行测量的“电磁波式地下管道轨迹探测仪”。该技术投入使用后,2015年内就为企业新增产值191万余元,节约资金35万余元。此后,该项目又获得国家专利,并于2016年获得第二十八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铜奖。更让我和团队伙伴们骄傲的是,这项发明还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提供直接而有效的轨迹数据,从而推动国内电缆行业相关技术革新和标准出台。
2014年,卢海军为班员进行电力电缆接头示范
不过,要说到入行近三十年来最有成就感的事,我觉得还是自己带动和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近些年,随着青年员工不断入职,我牵头倡导公司“师徒带教”模式,带领一批技术精英与青年员工结对子,尽我自己所能地向他们传授技术,推广经验,使青年员工在实践中真正学有所成。我带领着全部由年轻员工组成的团队,开展“提高电力管线一次测量合格率”项目,推动一次测量合格率由原先的92%提升至96.21%。
我想,这应该就是“工匠”的力量,相信我的这样一份“匠心”能传递出更大的力量,孕育出更多电力工匠。
2014年,卢海军为班员进行搪铅工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