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永康路上的网红提拉米苏“超任性” 1勺38元“看心情”?
发布时间:2019/06/04 商业 浏览:946
位于永康路上的“In Dough We Trust”和它的“网红”提拉米苏
这些年的上海,“上年纪”的小店越来越“有味道”,新加入的“成员”也不断带来惊喜。在上海市商务委支持下,新闻晨报·周到记者将带大家走近小店、体验小店,深入感受在魔都“逛马路”的别样魅力。
去年4月,永康路上开出了一家乡村风的甜品店,名叫In Dough We Trust。
店名的含义,是“我们信仰面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家的“招牌选手”——提拉米苏一直处于“一出即秒”的状态。慕名而来的顾客排上几十个号,最后站在门外、吹着冷风一脸满足地吃蛋糕,也是常有的事。
都说这家店之所以红了起来,是因为其完全“看心情”的卖蛋糕方式,新闻晨报·周到记者特别去采访了老板娘,一起来听听这位运气爆棚的“佛系”小姐姐是怎么开店的吧。
提拉米苏
因“任性”走红
In Dough We Trust坐落在永康路襄阳南路路口的转角,可容纳十几名顾客的店面不算很大,从外观来看,也算是走简朴风。
这样一家小店,从去年开业起,就成为沪上咖啡甜品店里不折不扣的“网红”。早上11点经过的时候,门外的小长凳上已经有人坐着等了;下午茶时间自然是最忙的时候,从最开始的大排长龙,到后来店员小姐姐贴心地开始做预约登记——留下手机号,出门附近逛逛再回来,避免了长时间等位的枯燥。
在抖音短视频里,“In Dough We Trust”话题下的视频,播放次数已近200万。这其中,大部分拍摄的都是小店最热门的提拉米苏。
点好单入座,不一会儿,店员便会摆上餐具,再捧着一个大大的瓷缸走到面前,看似随意地挖上一块盛在碟子里,不规则的提拉米苏切面配上蓝白花色的小瓷碟,用木质手柄的勺子舀上一勺细细品尝……
以上为“打卡”视频“标配”,记得提醒小姐姐动作稍微慢一些,方便掌镜拍摄。
细腻绵软、入口即化、甜中微微带苦,是很多顾客给这一份“镇店之宝”的评价。但最有话题度的,却是店家“任性”的分蛋糕“姿势”——甚至有了“魔都最丑、最网红、最看心情的提拉米苏”之称。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有趣的“内心OS碎碎念”:店员小姐姐这一勺下去是多是少,可不一定“有数”呀;一样38元的价格好像我这块比隔壁桌的小那么一点点呀;小姐姐看我那么可爱给我分一块大一点的呗……
老板娘小鱼对此大喊冤枉:“我们真的有做区分啊!虽然不一定精确到每块提拉米苏一克都不差,但大家仔细看看,无论是12块还是8块的,每个瓷缸在“出厂”前都尽量做了平均划分,我们真的没有那么任性啊,请看我真挚的眼神!”
“网红”
来得猝不及防
小鱼是个温温柔柔的文艺女青年,求学过程中因为个人喜好辗转去了法国蓝带学习烘焙,回国后实现了很多女孩子从小就有的“开家咖啡馆”的小梦想。她的微博、朋友圈里,也总是分享自己烘烤的美食、点缀心情的漂亮花花和美美的自己。
让自家小店“红红火火”的“任性分蛋糕法”其实并非小鱼首创,而是她从不少国外的餐厅学来的,“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盘子或碗,挖一勺给顾客,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homemade的方式’,很温馨、很有家的感觉。”
无心插柳之下的“下海”试水,没多久就“解锁”了大众点评上“上海咖啡热门榜榜首”的“成就”,着实让小鱼手忙脚乱了一番。
去年4月开业之初,算上在厨房里忙活的小鱼自己,小店的员工统共也就四五人(1名兼职),而1年以后,这支队伍已经扩张至十人,依然是忙得团团转。“火力全开”准备好的蛋糕,销售速度总是比预计的要快,营业时间有时不得不提前到下午5、6点,但还是会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会吃“闭门羹”。
“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去补货啦,基本上已经是平常四倍的量进行供应了。但最高峰的时候门外曾经排了七八十桌顾客,我们只能去劝说大家不要再排了,因为等到排到了,蛋糕也已经卖完了”,小鱼和小伙伴们每天至少会提前准备100份外带蛋糕,但依然供不应求。而因为“网红”的力量,点单还是以提拉米苏为主,为此店内原定的蛋糕品种数量也进行了缩减。
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小鱼的“小算盘”是一个蛋糕10片,每天能卖出6个,再配上咖啡,“起步阶段嘛,能赚到一点点就很不错啦”。而到了如今,小店每天的饮料销售量大约在150杯,蛋糕方面仅提拉米苏就要售出270份,周末几乎都要突破300份。
永康路是
最好的“活招牌”
小鱼将In Dough We Trust的成功主要归结于“运气”,而运气的主要来源则是店址所在的永康路。
全长600米的永康路可以说是沪上“咖啡圣地”,开在这里的小店似乎总是附上了“网红”光环,不需要怎么宣传,便能“自带流量”。
综合考虑了租金、客流等因素后,小鱼很幸运地get到了永康路上的转角“黄金位”:透过大大的玻璃窗,可以欣赏到静谧的小马路,坐在布置得很温馨的小店里喝喝咖啡、品尝蛋糕,往外走个几步,可能就是个便民小卖部,甚至是个煎饼果子摊——小鱼说,她暂时没有考虑借着这一波“网红”,去其他小马路乃至购物中心里开分店,因为永康路上的浓浓生活气息,恰恰是海派特色的极佳体现,也是她所主张的,走“温馨、美味、家庭氛围”路线的小店的最佳承载地。
让这位有些“佛系”的店主头疼的事儿还有很多,比如因为竞争激烈,魔都的餐饮业态饱和度高,其实生意并不好做,而一家小店的想要更好地生存发展,也总要面对这样那样的难题——持续的大客流会不会“吓跑”很多潜在的常态顾客得考虑;前期“蜂拥打卡”的热度过后,如何维持忠实粉丝得考虑。
5月上旬,记者再次来到In Dough We Trust时注意到,除了提拉米苏,包括树莓蛋糕、红丝绒蛋糕等甜品也成为了不少顾客堂吃、外带的主要选择;而路经小店买上一杯美式或拿铁就出门的消费者更是不少,甚至还有拖着拉杆箱、看起来像是从外地来的游客专门前来“拔草”。“魔都消费者很注重生活品质,他们很会‘吃’、很会‘品’,真正好的咖啡、蛋糕才能吸引、留住他们”,小鱼说,她已经在考虑,让去年夏天几乎和提拉米苏在热度上“并驾齐驱”的“桃子覆盆子糖水”重新“回归”,而她也将继续发挥自己“老本行”的专业优势,为自家小店研制、开发出更多美味、有特色的新品菜单。
上一篇: 618囤货指南,新手爸妈到底该怎么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