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livelihoo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社会医疗机构如何求生存?走特色专业发展之路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社会医疗机构如何求生存?走特色专业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8/07/13 民生 浏览:1082

社会医疗机构如何求生存?发展特色品牌,被证实是一条可发展之路。位于长宁区西南角的西郊骨科医院,历经十数年探索,最终找到定位——“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突症,这一技术以其“物美价廉”赢得病家口碑。记者近日获悉,医院已连续五年在长宁区社会医疗机构质量控制中排名第一,至今累计实施“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3000余例。
上海公立医疗资源林立,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空间相对紧张。西郊骨科医院院长顾明军坦言:2004年医院成立之初,一度举步维艰,寻求多家三级医院进行合作,均被婉拒,“公立医院专家愿意前来临床指导,但论及更深层次合作,都望而却步。”直至2006年,杨浦区中心医院伸出橄榄枝,开启公立医院、社会医疗机构签约特色业务。作为骨科带头人,杨浦区中心医院杨安礼教授,前往西郊骨科医院带教、开展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统计发现,我国椎间盘突出发病率已高达16%。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安礼告诉记者,“椎间盘突出治疗,而今以内固定技术为主;作为补充形式,‘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创伤小、费用低廉,不失为一种适宜技术。”
社会医疗机构要发展还是要利益?一道选择题,曾摆在西郊骨科医院面前。利用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平均费用约在8至9万元;符合指征的患者,如实施“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费用仅为1至2万元。顾明军说,用内固定技术,患者“用脚投票”,宁可选择去公立医院;错位发展特色专业,才能为医院发展赢得空间。
事实上,“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问世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杨安礼介绍,“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通过术前X线准确定位、切口仅2.5厘米。手术切口小、不广泛剥离椎旁肌肉,还保留了脊柱中、后柱结构,术中创伤少,有利患者术后恢复,“整个手术仅耗费20分钟,对有指征且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品牌特色专业赢得了患者的口碑。自2006年至今,西郊骨科医院共实施3000余例“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患者平均年龄50岁,最大70多岁、最小20多岁;医院60张床位的周转率明显提升,医保患者占比71%。记者同时获悉,杨安礼教授已为西郊骨科医院带教培养了一支骨科专业团队,目前,医院还作为多家公立医院专家第二执业点,同时开展脊椎腰突症的微创技术,与“脊柱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相辅相成,形成鲜明特色,为社会医疗机构发展争取更多空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