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探访上海“中华遗嘱库”:独生子女继承不简单 最年轻登记人为90后
发布时间:2018/10/17 民生 浏览:1096
10月17日报道:成立于2017年11月1日的的中华遗嘱库上海分库,成立之初鲜有人知,到如今已是“门庭若市”,据该分库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有上万名上海市民前来法律咨询,在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精神评估后,已保管了超4927份遗嘱。
上海遗嘱库第一登记中心
重阳节前一天,中华遗嘱库上海分库向市民开放体验遗嘱登记,记者来到位于长宁区虹古路377弄25号的第一登记中心,看到69岁的于阿姨正在咨询如何立遗嘱。“为什么想来立遗嘱?”,听到记者这么问,于阿姨开朗地哈哈大笑,“年轻人思想不要这么保守,早立遗嘱早放心呀”。
市民正在登记信息
中华遗嘱库上海分库主任黄海波告诉记者,很多家庭对继承法不甚了解,认为我的孩子是独生子女不需要立遗嘱,我家庭和睦不需要立遗嘱。“这些都是误区,在法律面前,独生子女并非父母财产的唯一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祖孙三代关系中,一旦中间的父辈早逝,如父辈无立遗嘱,祖辈也没放弃继承,那么需均分给父母、配偶和子女。”
比如婚后,父母给“我”买了一套房子,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我”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我”父母如果还在世,“我”一半的财产应该是太太一份,孩子一份,父母各一份,如果“我”发生意外,留下100万,我独生子女的孩子只能继承到八分之一,就是12.5万。
上海分库成立后不久,附近一位上海阿姨来打听过,她的家庭关系非常简单,父母和老伴都已经去世了,只有一位独生女。阿姨觉得“独生子女无需立遗嘱”,犹豫再三放弃了。没想到老人不久去世,女儿过来寻求法律援助,原来老人去世后几个月,丈夫提出了离婚,老人留下的两套价值1600万房产是婚内继承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丈夫直接分走了800万。这样的案例让黄海波也唏嘘不已,独生子女无法全额继承父母的房产,也容易引发家庭纠纷。
最年轻的遗嘱登记人
来体验的市民正在进行精神评估
记者在现场看到牟女士时她正在做精神评估,为保障遗嘱可靠性,流程中需要经过精神健康评估、录像、与见证人合影等。专业的精神评估人员对牟女士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测试后,记者终于见到了她。牟女士今年42岁,是今天体验活动中的最年轻的一位。
从有这个想法到正式过来,牟女士前前后后思考咨询了2个多月。在她看来,立遗嘱跟年龄没有关系,主要取决于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观念和法律意识。“我很清楚法定继承人与指定继承人的区别,如果是法定继承人,我名下的房产跟我父母是有关系的,也就相应的跟我兄弟姐妹也有关系,我希望能通过中华遗嘱库把它指定给自己的孩子继承。”牟女士解释道,并非说一定会有家庭纠纷,但如果法定继承,财产变更时需要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在场,这样给家人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这仅仅只是今天最年轻的遗嘱登记人,黄海波介绍,几个月前两位90后情侣也来登记过遗嘱。他们思想前卫不想受到束缚,所以不领证也不生孩子。共同生活的他们一起在上海买了套房,写的女生名字。因为没有领结婚证,万一女生出了事故,按法律程序房产是归其父母所有的。因此女生主动来做了遗嘱登记,房产为两人共同所有。
市民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手书遗嘱
据悉,为让遗嘱保管更加具备司法公信力,“遗嘱司法证据备案查询系统”已正式上线,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时,遗嘱数据将同步生成为一个唯一数据字符串上传到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确保立遗嘱时间唯一,同时由于采用的是字符串和分布式存储,也能使遗嘱内容得到保密。
当因遗嘱发生纠纷时,既可以下载后以文件、光盘或以U盘等形式递交法院,法官也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查阅和下载储存在云端的证据。
你怎么看待立遗嘱?
指纹采集、人脸识别、密室登记、录音录像、精神评估、手书遗嘱等一整套符合法律规定的软件和硬件流程下来,往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上海第一登记中心现在每天为20到25名老人提供遗嘱登记保管服务,为近30名老人办理预约服务。目前预约排队的老人要到明年4月底才能办理。“大家并不会觉得现在立遗嘱是件不好的事情,而是会为解决家庭纠纷提供很好的保障。”工作人员说。
记者现场采访了部分老年人,在问及对遗嘱的看法时,多数老年人都表示不忌讳,一些老人表示身边有不少人遇到过遗产纠纷,导致家人反目成仇,与其这样倒不如早做预防。也有不少老人认为遗嘱也可以避免子女将来继承财产的繁琐手续。
中华遗嘱库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在北京启动的公益项目,旨在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的咨询、登记和保管服务。目前,中华遗嘱库在上海共有1家公益遗嘱登记中心和8个公益预约服务中心,分别位于青浦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长宁区以及虹口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更严肃的态度提早对自己的身后财产进行分配和规划。他们走进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或者中华遗嘱库这类第三方遗嘱服务机构,在专业机构的见证下订立遗嘱,成为一种避免家庭纠纷和保护自身财产的有效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