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赏花后6岁小孩一天流了十次鼻血 医生:花粉易诱发过敏性鼻炎
发布时间:2019/04/04 民生 浏览:1145
原标题:赏花后6岁小孩一天流了十次鼻血
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到周末,踏青赏花的男女老少就纷纷出动了。除了满眼让人惊喜的美景外,不少家长最近也收获了意外的“惊吓”!
家长:送医途中还在流鼻血
最近一个周末,趁着风和日丽,童童(化名)的父母就带着6岁的童童出门踏青了。可回到家后,童童的鼻子就开始发痒、打喷嚏。“我们知道孩子有过敏性鼻炎,之前踏青后也出现过类似的症状,过几天就好了,所以一开始没太在意。”童童的父母介绍说。
就这样,第二天童童和往常一样去上学。上课没多久,学校老师就焦急地联系了童童的父母,说是孩子一上午已经流了三次鼻血了。
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后,童童父母一开始还是觉得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孩子不小心抠破鼻子,所以导致了鼻出血,出血量不多,应该没什么问题。
到了下午,老师又打来了电话,说童童又开始流鼻血了,仅下午就流了三四次。
想着情况有点不大对,童童的父母赶紧来学校将童童带往医院治疗。在开车赶往医院的途中,童童又流了两三次鼻血。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孙青介绍说:“孩子一进来,我就看到他在不停地揉鼻子、揉眼睛,检查后发现,这个孩子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鼻出血就是因为揉鼻子、打喷嚏等造成的鼻粘膜损伤,从而导致出血。”
经过治疗,孩子的鼻出血很快止住了,童童的父母也松了一口气。
医生:清明前后现鼻炎就诊高峰
最近一段时间,像童童这样反复流鼻血的病例还有很多。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耳鼻喉科门诊,每天200多号病人中有近半都是来看鼻腔的,其中小孩居多,也有部分成人。
孙青介绍说:“这个季节过来看病的鼻出血病人中,大多数都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尤其是周末过后,或者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就会出现一个就诊高峰,很明显地看到这类病人成倍增加。”
据了解,目前这个季节高发的是花粉等引起的季节性鼻炎,是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又叫过敏性鼻炎。由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也通常被称为“花粉症”。过敏性鼻炎和患者的体质有关,是一种先天性的免疫缺陷,也被称为“过敏体质”。
春秋两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常见症状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等,严重的还会诱发哮喘。正是因为鼻痒等症状,很多人会用手去抠鼻子、揉鼻子或者用力擤鼻涕、剧烈地打喷嚏,这就容易造成鼻内损伤。
经常损伤就会使得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充血糜烂,再加上鼻粘膜很薄、血管裸露在外面、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一揉鼻子或者打个喷嚏,就会造成反复“流鼻血”。
孙青表示,过敏性鼻炎引发鼻出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这也是耳鼻喉科门诊在这个季节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有30%到40%的患者合并有鼻出血的症状,有的一天“流鼻血”十多次,有的两三次,出血次数和出血量主要和鼻粘膜的损伤情况有关,基本上通过治疗都可以得到控制。
■医生支招
鼻炎患者放心赏花用这三招
孙青介绍说,踏青后出现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后,可以去医院进行过敏原筛查。确认了对花粉过敏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接触过敏原,最简单的就是戴个口罩。同时,还可以去医院配点花粉阻隔剂,这种药剂类似眼药膏的质地,抹在鼻子里面后一捏鼻子,就可以防止花粉进入鼻腔,如同“鼻内口罩”。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减少花粉在鼻子内的滞留时间,用海盐水等清洗鼻腔,既可以清洗掉鼻内的过敏原,还可以滋润鼻腔。
一旦鼻子频繁出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找到出血的具体部位和出血原因。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出血,不仅要治疗鼻出血,还要治疗过敏性鼻炎。比如过敏性鼻炎同时伴有鼻出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买只金霉素眼药膏,用棉签擦到鼻中隔前下部,即鼻孔中间位置,深度和鼻翼的深度差不多,一天擦3到5次,有消炎、滋润、润滑等作用。
孙青表示,过敏性鼻炎确实难以根治,但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后不加以控制,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后,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