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复旦大学来了10个“小黄人”!日均能“吃”1吨多可回收物
发布时间:2019/04/26 民生 浏览:1043
原标题:复旦大学来了10个“小黄人”!日均能“吃”1吨多可回收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四学生杨宁宁最近发现,宿舍周边多出4台黄颜色的机器,把废弃的纸质材料扔进去,竟然可以换钱。
操作过程十分方便:用手机扫描机身上的二维码,选择要投放的可回收物,把它们扔进投放口,就能按照重量获得积分,累积后可以兑现。
这些黄颜色的机器是垃圾智能分类回收机,目前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已在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投放了10台。
随着它们的入驻,复旦大学等高校再也不是“两网融合”的“盲区”,借助“新时尚”的“魔力”,高校内原本和干垃圾混放的可回收物都纷纷被吸引到了智能分类回收机里。
“以前废纸、废瓶子要囤到一定的量,才能预约收运师傅上门。有时候觉得占地方,就把可回收物直接扔垃圾桶里了。”杨宁宁说,现在随时可以投放可回收物,投满20公斤就可以提现20元,又快捷又好玩,很对同学们的胃口。
投放2.4公斤的可回收物,获得240积分(100积分=1元)
复旦大学总务处副处长朱莹告诉记者,学校4个校区共有4万多名师生,以240升的标准桶计算,平均每天产生81桶餐厨垃圾和236桶生活垃圾,其中一大部分是可回收物。
如果不将可回收物专门单独收集起来,而是和干垃圾等其他种类的垃圾混在一起,将占用学校大量的垃圾容器和清运资源。尤其是毕业季和开学季节,没有分类的可回收物占用了大量垃圾桶,导致垃圾箱满溢,严重影响校园环境;学校还要为这些多出来的“干垃圾”(其实是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的可回收物)支出不必要的清运处置费用。
“现在,物尽其用,学校也降低了相应垃圾的处置成本,可谓一举两得。”朱莹表示。
据统计,复旦大学自今年3月29日设置10台智能分类回收机以来,不到1个月,累计可回收物投递量已超过30吨,每台智能回收机日均“吃”下了111公斤的可回收物,“胃口”最大的一台单日最高回收量达到467公斤。
不仅投放量可观,投放的可回收物质量也堪称上乘。“没想到高校垃圾分类的质量这么高!”“爱回收”回收机相关负责人喜出望外地表示,师生投递的可回收物主要是纸板和旧衣物,基本80%以上都符合循环利用的条件;大多数塑料瓶还经过预处理,是净空、压扁、无异味的,这在智能分类回收机投放最多的社区,是相当少见的现象。
杨浦区长海二村、开鲁四村等都已投放智能分类回收机,图为社区居民扫码后投放可回收物
杨浦区高校科研院所密集,有的规模堪比一个大型社区,垃圾产生量也很可观,复旦大学的成功试点,让更多高校有了动力。
杨浦区绿化市容局介绍说,为推进全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未来,复旦大学4个校区都会因地制宜探索两网融合新模式;截至目前,同济大学已确定将开始进行两网融合建设,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在积极准备,通过设置智能分类回收设备等形式,方便师生分类投放可回收物,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
据介绍,引入智能分类回收机的两网融合智能点位将是杨浦区今年发展两网融合的重点方向,预计今年年底,杨浦区两网融合点位将达到400多个,其中7成左右将是上述这样的智能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