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livelihoo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这位市民“发明”的湿垃圾桶成了香饽饽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这位市民“发明”的湿垃圾桶成了香饽饽

发布时间:2019/07/06 民生 浏览:1085

1204
 
“湿垃圾破袋投放”已经成为上海人垃圾分类路上的共识。在长宁区新泾镇,一位有心市民对饮用完毕的桶装水瓶进行了改造,使其变成了一款家用的湿垃圾桶——厨余垃圾直接倾倒,不用时盖子盖上毫无异味,倾倒时不用担心破袋滴洒,放在水龙头上冲洗一番又能和新的一样。如果装进了重油难洗的厨余垃圾,再重新制作一个垃圾桶也不过1分多钟。由于使用方便、携带便捷,已经成为周边邻居、同事、朋友眼中的稀罕物。两周多的时间里,他共做了140多个赠送给了周边的亲朋好友。
  两个空桶做成“神器”
这位有心市民的名字叫严幼馨,上海鑫达实业公司董事长。他是怎么会想到做湿垃圾桶送给身边亲朋,身体力行地践行垃圾分类的呢?带着这样的好奇,记者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严幼馨的办公室简单整洁,桌子上摆放着两个改造的湿垃圾桶,表面上看和普通农夫山泉饮用水空桶并无二致,甚至捏在开嘴处能将其提起。走近后仔细端详,才发现门道:这其实是由两个空桶组合而成,因为设计得比较巧妙,且利用了本身通体上的凸起纹路,使得桶盖与桶体在密闭的时候几乎可用“严丝合缝”来形容,这也决定了它为何不会有异味散发出。
严幼馨拿出了两只空桶当即改装。他先在一个桶体的左右两侧画了长约四五厘米的线,“你看,桶体上本身就有四道凸起纹路,这很重要,一方面可用作画线的标尺,另一方面和盖子上的凸起可以重合,让盖子与主体贴合严密”,严幼馨边说边剪,从水嘴口的四分之一处往桶体处剪,在桶的左右两侧慢慢建成弧形,最后将水桶剪出了一个类似水滴形的空缺。
“一开始我也剪过直角形的,那样容易扎到手不说,受力点也不太均匀,和盖子的贴合度也不够好,所以反复尝试,最终还是这种水滴形的镂空造型最为合适。”主体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盖子了。从第二个空桶的水嘴处下手,同样以左右两个凸起纹路为基点,严幼馨打上了两条基准线。“刚才的瓶体基准线离凸起纹路大概0.5毫米,这个盖子的基准线就要离凸起的纹路1厘米左右,这样才能保证瓶盖盖上去时,左右两处的凸起可以重合,盖子不容易掉落,而在盖子外缘与桶体重合的地方,也需要留有两到三厘米的重合,这样盖子和桶体才能密闭良好。”
  湿垃圾也能扔得“优雅”
说起这改装湿垃圾桶的缘由,严幼馨表示自从垃圾分类以来,他不止一次听周围的人说湿垃圾投放有点头疼,他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湿垃圾扔得“优雅”一点呢?于是便有了这手持的“湿垃圾桶”。
张凤岐,是首批收到“严幼馨牌”湿垃圾桶的老友之一。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他还在亲友家宴上“显摆”了一番来自好友的杰作,小朋友将盖子当作铲子,将大家吃剩的骨头、剩菜统统往桶里铲,连手都没有脏。他的太太对于老友的发明更是赞不绝口,“提到垃圾厢房,不洒不滴,拿回家里水龙头下一冲,又很干净了。”
张凤岐称,严幼馨的心精手巧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严幼馨幼时家庭条件一般,结婚时为了省钱,家具都是自己打的,靠的就是书店买的一本《木工入门》,和向老师傅们的虚心求教。当记者就此向严幼馨求证时,他哈哈一笑道:“穷则思变,变则通嘛。”
如今,严幼馨牌”湿垃圾桶已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前两天,严幼馨的太太从公司运回了100个空桶,给丈夫下了死命令:一周之内做完,她要带回公司分给同事。对于自己的小创意如此受欢迎,严幼馨是乐此不疲。“垃圾分类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能影响身边的人参与其中,那垃圾分类怎么可能做不好?”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