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livelihoo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上海又多了个领略家风家训的好去处 傅雷故居对外开放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上海又多了个领略家风家训的好去处 傅雷故居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19/07/09 民生 浏览:937

1403
 
7月6日,位于浦东新区航头镇王楼村傅家宅的傅雷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以后,市民又多了一个领略家风家训的好去处。
航头镇的傅雷故居,周浦镇的傅雷文献馆、傅雷图书馆、傅雷旧居……作为浦东重要的文化名片,傅雷主题公共文化设施正在浦东新区串珠成链,更多市民、游客可以来此近距离感受傅雷先生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追寻一份赤子之心和人文情怀。
  “这里是傅家的根”
傅雷是海上文化名人,毕生从事文学翻译事业、艺术评论与研究,译作丰厚,此外又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皆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洞察力和鉴赏力。一本《傅雷家书》,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文学、美学和家文化的熏陶。
傅雷出生于原南汇县渔潭乡,4岁到19岁跟随母亲寓居周浦。现在通常所说的“傅雷故居”是傅雷出生的地方,现位于航头镇王楼村的傅家宅。之后,傅雷随母亲搬到周浦,租曹家的房子,现在称作“傅雷旧居”。
如今,经过半年的紧张修缮,位于浦东新区航头镇王楼村傅家宅的傅雷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包括傅雷出生房间在内的所有36间房得到复原。该宅邸由傅雷祖辈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末重建。1908年,傅雷先生出生于此。坐落在王楼村傅家宅两条小河交汇处的傅雷故居白墙黛瓦、傍水而居,是一座“四面绞合、围圈而建”的绞圈房,占地约1500平方米,共36间房屋。修复前,包括傅雷出生房间在内的部分建筑已完全坍塌,傅雷故居的主体建筑及院落毁损严重,因此,修复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大量考证调查、清理现场、规整材料的工作,做到“修旧如旧”。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说,在修缮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了傅雷故居的历史痕迹,以让后人能重温傅雷小时候的生活场景,追忆傅雷的成长足迹。
在傅雷故居,细心的游客可以注意到,有一堵围墙和券门没有经过粉刷,依旧斑驳和沧桑,而宅院之间的细长走廊也体现了江南宅院的特色。仔细一看,一堵白墙之下依然保留了原来老墙的遗迹。
“我们在修的时候,把这段残墙专门保留了下来,把残墙上的青苔和病害做了清理以后,继续砌新墙,并做了结构加固的措施。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墙抹灰比较厚,老墙是退进去的。这样就保证了修复过程中可识别的关系,老的、新的非常清晰,老的能见证这个年代。”曹永康说,“这里是傅家的根,家族的根在这里”。
打造航头人文特色新地标
傅雷故居院落与宅邸庄重朴实,内部空间布局紧凑,区域划分私密安静,梁式雕花清晰可见,内隐繁华。故居主厅空旷透亮,也是傅雷小时候玩耍的地方。临近的一个厅,正在进行傅雷成就展,《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一本本由傅雷翻译的作品,在这里一一展示,其中一间贴满傅雷先生儿时照片的房间,便是他的出生地。除了修缮故居,航头镇还梳理出傅雷0—4岁童年时期以及从法国留学回来后的生平脉络,在此布置傅雷生平年谱展,真实呈现傅雷的生活场景和成长足迹。
修缮后的“傅雷故居”,不仅还原了傅雷故居的场景,还将设置“傅雷一生”“傅氏家教家风”“傅雷家书”展示馆,并根据傅雷家乡的文化,开设“盐文化”“鹤文化”等当地人文特色陈列馆,作为浦东重要的文化新地标,把传承傅雷文化、弘扬傅雷精神推向新阶段。
浦东新区航头镇党委书记严国华表示:“作为新区文物保护点正式对外开放后,傅雷故居将成为追思傅雷先生,传承傅雷文化、精神的教育基地,成为浦东、上海、全国乃至国际的文化名片,让后人从中追寻他的赤子之心、人文情怀的人生境界和认真、执着、真诚、正直、坦荡的傅雷精神。航头是傅雷先生的故里,航头人民十分珍惜这份荣耀,航头将把宝贵的傅雷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傅雷故居成为航头人文特色的新地标,成为宣传推介航头文化的新名片。”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