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辣条受追捧、八成学生爱吃肉,上海两名小学生为校园饮食建言
发布时间:2019/05/22 民生 浏览:1030
原标题:辣条受追捧、八成学生爱吃肉,上海两名小学生为校园饮食建言
在上海市第八次少先队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一些少先队员为校园饮食操起了心。
少先队员严笑甜来自上海市崇明区建设小学五年级,此次在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整治校园周边小卖部劣质零食的建议》,呼吁政府监督部门、学校、家长能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加强监管和对学生的教育。
少先队员倪澳玥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第二小学,提出了一份《关于重视小学生的“食育”工作的提案》,建议家校联合,针对学生健康饮食开展干预措施。
小学生做调查:3-5年级学生一半爱吃辣条
“最初关注到‘辣条’,是在今年3·15晚会上。”严笑甜说,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不合格辣条,这种号称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小零食,口味香浓、售价低廉,受到学生的喜欢,但这些聚集在校园附近火爆畅销的辣条卫生质量堪忧。
“‘3·15’之后过了几天,我突然发现中队里好多同学在吃辣条,有的甚至上课也偷偷吃。”严笑甜说,辣条风行的那段时间,教室里经常飘荡着辣条的气味,垃圾桶里也满是辣条的包装袋,“这些辣条大多数是在超市买的,也有一些是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买的,全市有不少学校周边都有小卖部卖这些零食,不少学生经常去光顾,甚至还会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分享。”
学生到底有多爱吃辣条?严笑甜展开了一番调查。
她在3-5年级的6个中队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显示,辣条是同学们很爱吃的“网红”零食,一半同学都觉得辣条很好吃。
但与此同时,调查也发现,同学们对“辣条”的制作过程又了解不多,一半受访同学表示“不知道”,近一半同学表示“知道一点点”,还有少部分同学表示“不管这些,直接吃”。
“我查看了辣条的主要原料,除了小麦粉和辣椒,还有好几种添加剂。”严笑甜说,常吃不合格的辣条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针对以上调研情况,严笑甜给崇明区以及上海全市学校提出建议:
一是需要联系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定期监督校园周边小卖部零售的零食,让同学吃到放心的零食;
二是成立由教师、家长、同学组成的“食品安全小联盟”,由教师加强对学校周边小卖部食品安全的监管;
三是建议学校教会学生读懂配料表,并邀请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实验,让大家知道食品的主要成分,提升对不健康、不卫生食品的鉴别能力,不买不健康零食。
少先队员提案:重视小学生的“食育”工作
倪澳玥则关注了小学生的“食育”问题。
她在《关于重视小学生的“食育”工作的提案》中写到,在日常生活中,学校里不少同学挑食,倒在桶里的剩菜剩饭量较多,学校里、社区里“小胖墩”越来越多,有些爷爷奶奶辈才会生的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现在居然也找上了青少年。
倪澳玥在五年级的3个中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对于“你最喜欢的食物(除了零食)”,有八成的同学选的是“肉类”;而在“你平时吃零食吗?”的选项中,“基本不吃”的为0,82.4%“偶尔吃”,17.6%“经常吃”。
她在提案中建议,“食育”的内容广泛,要围绕“食育”与健康、“食育”与环保、“食育”与劳动、“食育”与感恩、“食育”与礼仪等方面进行。
同时,她也建议,学校可利用主题班队会、晨会、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食育”理念。而家庭环境、饮食习惯对学生形成饮食习惯有重要作用,要将家庭教育因素考虑进来,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开展“食育”。此外,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而言,生动化、趣味化的体验式学习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周浦第二小学大队辅导员胡同乐表示,倪澳玥的提案契合了现代社会学校、家长对于孩子们饮食情况的关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
该校校长冯玉龙同时表示,一定要做好小学生的“食育”工作。“学校层面在宣传‘食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家校联动,发动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家庭中也开展‘食育’,通过亲子任务,培养队员良好的饮食习惯。”